庄子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精辟79条

时间:2024-06-30 21:03:26 祝福

荀子是什么学派的

1、韩非子是什么学派的

(1)、除了祀祖之外,还有其它的祭仪。荀子对它们的解释也出自与此相同的观点。《天论》中有一段话说:“云而雩,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2)、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正相反,但是他同意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他自己也说过:“涂之人可以为禹。”(《性恶》)有的人由于看到孟子、荀子两人的相同之点,于是认为这两位儒家并无根本的不同;其实,他们之间的不同是不容抹杀的。

(3)、从讲《管子》《中庸》到这次讲《荀子》,都是为了纪念南怀瑾先生。怀师五年前辞世,临走前嘱托我要继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记得他最后一次开班讲课是讲《资治通鉴》。我说:“老师,你讲,我来当你的助教。”他却执意要把我的名字和他挂在一起招生。他说:“我是给你铺一条路,搭一座桥。以后我走了,你来讲。”所以这就成了我的一项使命。我原先是有一个设计的:第一步是讲国学入门,有关国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到处做公开讲演,煽风点火,希望吸引更多的人一起来学国学。几年下来,来听的人不少,最后下决心读书的人不多,大部分是来凑热闹的。第二步是讲国学经典导论,分十二次讲一年,每次从经史子集里选一部有代表性的经典做介绍,让大家像进一个超级市场浏览货品一样,先了解一下国学一一这个老祖宗留下来的思想库里有些什么东西。最后一步就是专门讲一部经典,这就是研究班的程度了。在这个研究班里,你要坐下来自己读,我领个路而已,教你读经典的方法。

(4)、这种亦法亦儒、非法非儒的立场与思想,在先秦大家中绝无仅有。

(5)、除了政治思想的重大创造,荀子还有三大方面的杰出理论贡献:

(6)、对于中国文明史,荀子的独立自由品格,具有恒久的典型意义。

(7)、荀子最出名的徒弟有三个,分别是后来的秦国丞相李斯、法家著名代表人物韩非子、西汉初期丞相张苍。另外,荀子还有一位著名的徒孙,此人就是《过秦论》的作者贾谊。因为李斯和韩非子都是法家代表,因此后人曾认为荀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其实荀子主张的仍是儒家,毕竟,荀子说过“青出于蓝”嘛。司马迁也认为荀子是儒家代表,因此他把荀子和孟子并为一传,为《孟子荀卿列传》。

(8)、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因此,在孟子看来,人要成圣,必须“知天”。荀子正相反,认为:“惟圣人为不求知天。”(《天论》)

(9)、——————————                                       

(10)、临淄著名的稷下学宫,作为百家争鸣的重要舞台,汇聚了当时各个主要学派的重要学者,邹衍、邹奭、淳于髡、田骈、慎到等人都在这里宣传他们的学说。齐宣王对这些学者的事业非常支持,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齐宣王将他们都封为大夫,允许他们不管理具体事务而自由议论。

(11)、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哲学的研究方向来研究荀子。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们搞哲学史的人只讲两个对子:唯物论和唯心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按照这样一种很死板、很教条的模式来研究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变成了简单的“贴标签”。80年代以后,大家就反对这个模式,要按中国思想史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它。

(12)、此等态度,一定使当时与后世的儒家们大为不满。

(13)、荀子在《礼论》中说:“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无知也,是奸人之道而背叛之心也。……故死之为道也,一而不可得再复也。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所以致重其亲,于是尽矣。”“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一也。……故丧礼者,无它焉,明死生之义,送以哀敬而终周藏也。”这是说,葬礼的作用是向生者表明人生和死亡的意义,以悲痛和尊敬来送别死者,是隆重表示人的一生的完成。

(14)、蒙文通:2006年,《先秦诸子与理学》,广西师大出版社。

(15)、可见,周人将“不孝、不友”之类的家庭伦理也纳入了刑法的范围,用法律维系宗法道德基础,其重礼与重法同时并举。不仅《康诰》中要求对于不孝、不友者“速由文王作罚,刑兹无赦”。《酒诰》曰:“厥或诰曰:‘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又惟殷之迪诸臣惟工,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惟教之。有斯明享,乃不用我教辞,惟我一人弗恤弗蠲,乃事时同于杀。”这篇诰辞要求对于参与群饮的殷民一律拘捕到京城处死,殷商旧臣参与群饮者可以先进行教育,教育不改者同样处死,亦可见周人刑罚之严格的程度。

(16)、荀子在《礼论》中又说:“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爱敬之至矣,礼节文貌之盛矣,苟非圣人,莫之能知也。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状乎无形影,然而成文。”在这样的解释之中,葬仪和祭礼已不再有宗教的意味,而完全成为诗意的表现了。

(17)、我们说,儒家经典都是荀子学派传下来的,那是有详细严格考证的。清代有一个大学者汪中写了一本《荀卿子通论》,对每一部经典的流传做了详细的考证。据其考证,毛、鲁、韩三家《诗》《左传》《谷梁传》、大小戴《礼记》《周易》等传授均与荀氏有关。这些考证为后来的经学史研究者所基本同意。皮锡瑞在《经学历史》第二章说:“荀子能传《周易》《诗》《礼》《乐》《春秋》,汉初传其学者极盛。”冯友兰的分析更细密:“荀子为战国末年之儒学大师,后来儒者,多出其门。荀子又多言礼,故大小《礼记》中诸篇大半皆从荀学之观点言礼。其言学者,《大戴礼》中直抄《荀子・劝学篇》,《小戴礼》中之《学记》亦自荀子之观点以言学。盖当随荀学之势力,固较汉以后人所想象者大多多也。”最后汪中得出结论说:“荀子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盖自七十子之徒既殁,汉诸儒未兴,中更战国,暴秦之乱,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周公作之,孔子述之,荀卿传之,其揆一也。”孔子的弟子七十贤徒去世之后,汉代的董仲舒这些大儒还没有出来,当中经过了战国,又经过了秦始皇焚书坑儒,六经的流传赖以不绝的人就是荀子啊。周公是原创,孔子进行解读,荀卿把它传下来,那个传统是一以贯之的。

(18)、范雎将荀子的这番话报告给了秦昭王。秦昭王很快便召见了荀子。

(19)、我认为,研究荀子,可以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经学史的方向,一个是哲学史的方向。以前中国没有哲学史,都是从经学、文化上看待荀子。刚才陈来教授谈了近年国内外关于荀子学术研究的动态,他提出的一个问题很重要:荀子对待文化传承的态度,及其政治儒学的立场。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20)、荀子在《天论》中提出,天、地、人构成宇宙的三个力量,它们又各有自己的作用:“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这是天和地的作用。至于人的作用,则是运用天时地利,以创造自身的文化。《天论》中问道:“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这是说,与其颂赞苍天,何若积聚财富、运用得当?他又接着说:“故错(措)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就是说,如果忽略人所当做的而去“思天”,就不可能懂得万物的情性。人忘记自己的职责去“思天”,就会冒充天履行天的职责。荀子称,这是“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人与天地合参,就应该恪尽职责,如果人不尽自己的职责,而想与天地合参,那只是空想。

2、庄子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

(1)、本书是作者魏承思的演讲录,其钻研《荀子》多年,以其一贯的风格,深入浅出,用明白通晓的语言,在逐一解读文本时结合现实事例,使历史与现实、经典与生活融会贯通,引导大众对《荀子》这部国学“研究生”级别的巨著有一个明晰而全面的理解。

(2)、荀子既崇法,又尊儒,既批评法家,又批评儒家。

(3)、第一类谬误是他所称的“惑于用名以乱名”。在这类谬误中,包括后期墨家所称:“杀盗非杀人也。”荀子认为,盗意味着他首先是人,“人”的概念,其外延大于“盗”的概念,而且包括“盗”的概念;因此,称“盗”时,同时就指是一个人,杀盗也就是杀其人。

(4)、魏承思博士著述的《荀子解读:人生修养的儒家宝典》终于跟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本书是根据魏老师202018年“《荀子》研习班”讲课录音整理而成,并经魏老师近一年的重新审校,补充了大量课堂上来不及讲的内容,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精妙,融千年经典与人生智慧于一体,是一本难得的解读传统文化的佳作。

(5)、显然,生当战国末世的荀子,在汉代就已经开始被淡化了。

(6)、晚周政治发展的核心线索是从封建制到郡县制的转变,最为重大的政治事件则是中原外围的诸侯国如韩国、魏国、楚国和秦国等渐次强盛,它们的治国都深受法家影响,精研富国强兵之道的荀子自然没有忽视这一点,他本人到过以法家治国的秦国并对秦制有过细致入微的观察:

(7)、关于“名”的由来及其运用,《正名》篇里说:“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这是说,“名”的由来,一部分是伦理(即社会)的需要,一部分是由于逻辑思辨的需要。

(8)、最近我觉得,我们还是要给“天”加上一点“敬畏”的内涵。古人非常聪明,“神道设教”,“神道”是为了“教化”而设置的,我觉得这是一个智慧。从西周以来,天、天命一直具有神学的意义,到孔子之时“天”和“天命”也一直具有神学的意义。到了荀子之时,就排除了“天”和“天命”的神学意义。我们中国哲学史不能少了这个东西,不能没有对“天”的神学意义的反面的质疑,没有了它,就没有了真理出现。但是,“真”和“善”之间的关系,真理和价值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处理?这是哲学家应该好好考虑的事,我想这个意义也很大。

(9)、荀子与李斯的师徒对话,为我们理解荀子的政治思想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观察点,使其政治设计的整体思路显露无遗。对于荀子来讲,设计政体的指导思想与其说是“审周道”,不如说是修正儒家思想,使它与秦制相结合,由此而形成了荀子所谓“曲辨”的治道理想:

(10)、因此,从制度形态上看,他将以中和为精神特质的西周之多中心的大一统转变为以极权为精神气质的单中心治道下的大统他是八百年封建制度思想上的终结者。孔孟之政治上之所谓保守,要保守的其实正是周制中多元化的政治思想,而荀子之大统一也就意味着对于传统多元化政治格局的否定。历史总是在悖论中前行,以新军国的郡县制来统一六国,从结束战乱看自然是个进步,但从从分权和多元主义的视角来看,这又是一种退步,退步的结果是君主专制体制的形成,要理解它的性质,就不能不涉及荀子与儒家和法家的关系了。

(11)、为了弥补秦制“无儒”的缺陷,荀子将治人置于治法之上,正是要为秦制的身子安上一颗儒家的头颅,试图使法家的体制服务于儒家的理想,这确实是一个前无古人的设计,显示了荀子的苦心。这一个设计的关键部件是“治人”即君主,他成了沟通儒法之际的桥梁,荀子的设计是否成功,端赖作为君主的“治人”能否胜任此一重大使命。

(12)、荀子和孟子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荀子为什么要那么针对孟子呢?荀子所批判的孟子的“五行”思想仁、义、礼、智、圣,我们可以发现孟子注重的是个人的品德情操的修养,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内圣”。而荀子更注重的是先王的礼法制度,并以礼法制度来建功立业,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外王”。当然,孟子思想中也有外王,荀子思想中也有内圣,只是他们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孟子更加坚持儒家的理想,而荀子则比较切合现实。孟子只效法先王,而荀子则不仅效法先王,也效法后王。所谓的先王,指的是尧舜和夏商周三代的圣王,至于尧舜之前的,荀子就不谈了。所谓的后王,指的是和荀子差不多同时代的君主。荀子认为,你光跟那些君主谈王道,谈仁义,这是没用的,没人愿意用仁义来克制自己。你要跟他们谈怎么建功立业,他们才有兴趣。孟子谈的那一套,中看不中用,这便是荀子对孟子批判的根源。就个人境遇而言,孟子一生碰壁,而荀子比孟子要好一些。

(13)、段玉裁:1998年,《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

(14)、因此,引入政治体制的变量,我们就会发现,荀学在实际上必然导致对于儒家王道的异化。孔子一直对于古典民主追慕不已,盛赞尧舜禅让与无为之治,而历代儒者对于封建制的探讨,都是因为意识到了家天下的君主专制与儒家公天下理想的深刻矛盾。荀子则公开否定禅让(《荀子·正论》),也合乎其政治思想的内在逻辑。

(15)、何休注,徐彦疏:1997年,《春秋公羊传注疏》,收入《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16)、荀子的学派归属问题自唐宋以来一直聚讼不已,足以说明荀学本身的复杂性。历代学者划分荀子学派的依据各有侧重,程朱将荀子归入法家主要依据的是其性恶论,程子说他“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二程遗书》,卷《伊川先生语五》)。朱子以为“荀卿则全是申韩”(《朱子语类》卷一三七)。但是仅凭性恶论就将荀子归于申韩未免过于简单,没有顾及荀子思想的其他面向。谭嗣同、徐复观、郭沫若等主要批评的是其尊君与集权。但如上所述,荀子政治思想本身也包含治人与治法两个方面,需要对于这两方面的关系作出更具体的说明。另外,荀学以善于综合著称,他试图将儒、法、道家的不同思想综合为一体,提出了颇具特色的天道观、性恶论、道德观、礼法观和国家观,如要研判其学派归属,就不能不考虑到以上方面所形成的思想整体。

(17)、春申君去世后,荀子再次被罢官,但也没有离开楚国。此后,荀子一直居住在兰陵,著述讲学,直到去世。

(18)、(常识汇总)考2022省考常识必背热点合集!冬奥+科技大汇总!

(19)、荀子担任学宫领袖,三起三落。这说明,荀子历经了艰难的周旋,一定在坚持着什么。而这种坚持,并不为官府与学宫大师们所理解。于是,三起三落之后,荀子终于遭受到了普遍的攻击。在此情势之下,荀子没有选择妥协,而是毅然离开齐国,选择了另行开辟阵地。

(20)、但是,“大儒”们的社会理念究竟是什么,荀子却从来没有申述过。尊“大儒”,只尊精神,而不涉政治主张,这是很清楚的一种总体态度:不赞成孔子的复辟主张,但是尊崇孔子的人生精神与做事风格,同时尊崇儒家的礼治教化思想。

3、孟子是什么学派的

(1)、所有的名称都是人的创造。在为万物命名时,何以这样命名,其实都是强加给它们的。称之为“狗”的动物,本来也可以称之为“猫”。但等到一个名字被大众所接受之后,这个“名”和这个“实”的关系便约定俗成了。这便是荀子在《正名》篇所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2)、吕思勉:1996年,《先秦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

(3)、紧急通知!2021公务员笔试延期举行!(附今日国考报名数据)

(4)、再来说说荀子的人生经历。这个也有很多疑点,因为各种典籍对此的记载简略而模糊。综合《荀子》《史记》《战国策》《风俗通义》《盐铁论》,还有刘向的《孙卿书书录》等书籍中关于荀子的记载,我们可以大概勾勒出荀子下面这些经历:

(5)、《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的代表作,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

(6)、这里,荀子指出了自然和文化的区别,或用庄子的词汇说,何为天,何为人。禽兽有父子、有雌雄,这是自然。在人类社会里,有父子关系、夫妻关系,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这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是人类的精神成就。人应当有社会关系和“礼”,这是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按照这个论据,人的道德不是自然产生,而是由于人的需要。这个论点和孟子的论点比较接近。

(7)、第讲重要的。有些经典也很难,但不是那么重要,因此也不是我选择要讲的范围。第是对现代人生活有用的。有些也难,也重要,但可能跟我们现代生活距离比较远了。比如《尚书》很难,也很重要,但相对来讲,《尚书》在现代生活中用得到的就比较少了。可以从保存古代文化的角度,留给专家们去研究。出于这样的考虑,我原先准备两年讲一部书。先讲了《管子》,隔了两年讲《中庸》。现在又是两年过去了,这次就给大家讲《荀子》。 

(8)、其实,在唐代以前一直是孟子和荀子并称,甚至荀子在前,孟子在后的。据谢墉《荀子序》记载,荀子“最为战国老师。太史公作传,论次诸子,独以孟子荀卿相提并论……盖自周末历秦汉以来,孟并称久矣”。除了司马迁之外,从汉代至唐代,一直有文献将荀子排序在孟子之前的记载。例如,东汉王充《论衡》称:“董仲舒览孙(荀子)、孟之书,作情性之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称:“自子游、子夏、荀况、孟轲、枚乘……”;《北史》记,“孔、墨、荀、孟禀圣贤之资,弘正道以励其俗”;唐卢照邻《南阳公集序》称:“游、夏之门,时有荀卿、孟子;”权德舆称:“自孔门偃、商之后,荀况、孟轲宪章六籍,”均是先荀后孟,荀子的影响一直超过孟子。即使司马迁本人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里也是称:“及如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汉唐盛世,其治国核心思想主要是荀子思想。唐代著名宰相魏征借用《荀子》中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诸多名言,和唐太宗讨论治国之道,成为千古美谈。

(9)、有人会说,这种人为的区分是不是不公平?凭什么哥哥要比弟弟优先?做官的就要比耕田的享受更优厚的待遇?这其实是根据人的能力和资历来确定的标准。哥哥比弟弟大,如果不按照年龄来确定分配标准,两个人争起来就没完没了。做官的比耕田的需要更高的能力,所以待遇也更优厚。如果你不满意自己的待遇,你也可以好好学习,去做官。而且荀子认为,即使是贵族,如果没有能力,也要降级为平民百姓;而平民百姓如果有能力,也可以通过学习晋升为卿相士大夫。所以,在荀子的社会理论中,社会的阶层并不是固化的,而是可以流动和变化的。

(10)、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发现,荀子一生的经历挺曲折的。虽然也曾获得一官半职,但对他这种希望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家来说,并没有获得大展宏图的机会,一生的境遇并不太令自己满意。那么荀子到底具体有什么样的政治理想和学术思想呢?答案就在《荀子》这本书里面,《荀子》这本书的内容,大部分是荀子本人所著,少部分由荀子的弟子整理和撰写。我们下面就来介绍荀子的思想。

(11)、通观《荀子》这本书可以发现,荀子的思想中有道家思想的成分,主要为儒家思想,也包含着法家思想。就天人关系论和人性观而言,荀子的思想和传统的儒家是有差别的。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如果礼再不起作用,那么整个天下就彻底乱套了。荀子重视礼对人性的补救,可是并没有什么效果,荀子一生也没得到重用。后来荀子的弟子韩非子对人性彻底失望,开始推崇刑罚,并且把天地的权威转移到了天子身上,天子俨然成了天地的化身。这种思想的提出,可以说是以荀子为基础的。

(12)、按孟子的看法,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善端”,人只要充分发展这四善端,就可以成圣。而荀子的看法是:人生来不仅没有善端,倒相反,生来就有恶端。在《性恶》篇中,荀子试图证明,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但是人又生来就有智性,使人可以成善。在《性恶》篇中,荀子说:“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荀子认为涂人皆可以为大禹,是因为人有智性。

(13)、宗教和诗都是人在幻想的表现,它们都把想象和现实混合在一起。两者的区别在于:宗教把它所说的看为真的,而诗歌知道它所说是虚幻的。诗歌所提供的不是现实,这是诗人自己知道的,因此,诗人在诗的想象中所做的只是欺骗自己。在这样做时,诗人是自觉的,它不符合科学,但并不反对科学。在诗歌中,人们得到了感情的满足,却并不阻碍智性的发展和追求。

(14)、其荀子提出了“富国强兵”论,为法家立定了鲜明的战略目标。荀子在《富国》篇提出了一个古典时代罕见的思想:富国根本,在于裕民。也就是说,富国的根本,在于人民富裕,而不仅仅是国库充盈。在此基础上,荀子又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略——“以政裕民”(以政策使人民富裕);“正法以齐官,平政以齐民”(以公正的执法整肃官吏,以公平的政策凝聚民众)。荀子在《议兵》篇,高度评价了秦国新军制的威力,明确提出:天下强兵之道,当以秦国为楷模。

(15)、荀子认为表面强大的秦军其实“未有本统”,批评李斯舍本逐末,断言表面上战无不胜的秦军已经是与全天下为敌的末世之兵,荀子成了最早预言秦国将走向灭亡的思想家。在诊断了病症之后,他随即给秦国开出一付“节威反文”的药方(《强国》),但踌躇满志的秦国国君哪里还能听得进去?他决意将自己的军事专制主义进行到底,直到“一夫作难而起庙毁”,需要汉代的政论家贾谊来替他进行深刻的历史反省,为时晚矣。

(16)、显然,萧公权一方面肯定荀学符合孔孟之神髓,但是,面对于现实政治的史实,他又不免发出了深深的疑问。不仅荀子时代符合他治人理想的君主寥若晨星,倒是后世之昏君暴君往往以荀学为自我粉饰和欺骗天下的工具。他不仅疑惑这是否由于荀子之说存在“未安之处”?说荀子本来是想将儒家的德治与法家的治法结合起来,从而兼得其美,可是,实际情况是既丧失了德治之功用,又丧失了制约君权的手段,由治人与治法两“两兼之”变成了“两害之”,他因此推断荀学有“未安”之处,那么,荀学之“未安”究竟何在?萧先生并未明言,笔者以为在于其儒家道德理想与法家极权体制的内在矛盾。

(17)、荀子《儒效》篇认为,真正的“大儒”是仲尼(孔子),“彼大儒者……其言有类,其行有礼,其举事无悔,其持险应变曲当……千举万变,其道一也……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

(18)、秦人,其生民也陿阨,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埶,隐之以阨,忸之以庆赏,䲡之以刑罚,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於上者,非斗无由也。阨而用之,得而后功之,功赏相长也,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众强长久,多地以正。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议兵》)

(19)、在儒家的仪礼中,最重要的是祭(祭神)祀(祀祖先)。在古代,这些仪礼十分普遍,其中自然搀杂有不少迷信和神话的色彩。在《荀子》和《礼记》中可以看到,儒家对祭祀提出了新的解释,赋予它们新的意义。

(20)、而且,在先秦,荀子第一个提出“读经”的概念,当时他没有提《周易》,其他五经都提到了,那时候的“五经”差不多是一个小百科全书。《诗经》是文学,《尚书》《春秋》是历史学,《礼经》是社会学,《乐经》是音乐学,那时候读了五经,基本知识就够用了。所以,荀子说,读了“五经”,“天下之道毕矣”。总之,我们可以从经学的研究方向好好研究一下荀子。

4、老子是什么学派的

(1)、萧公权:1998年:《中国政治思想史》第1册,辽宁教育出版社。

(2)、应该指出,这种儒表法里的体制比单纯的法家制度更有蛊惑性,因为它为一个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戴上了一幅温情脉脉的面纱,借儒家之名而行法家之实。赤裸裸的法家会很快招致天怨人怒而迅速瓦解,儒法表里的体制则为君主的暴戾恣睢涂上了一层令人炫目的油彩而真伪莫辨,更易掩盖其君主集权的本质,也更能麻痹了大众的神经,使民众将对于制度变革的渴望转换为对于明君贤臣的期盼,进而对极权体制产生出无穷的遐想,在某些特定时期,甚至使得整个民族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从而演变为重大的历史灾难。近代中国政治转型是一场走出秦制以建立现代政治文明的艰难历程,要想最终走出秦制的卡夫丁峡谷,荀学乃是我们不能不过的一个重要理论关口。

(3)、相比于孔孟,荀子的思想更偏现实主义,因为他除了重视道德教育,更强调法制的惩罚。这也是他在儒家中地位尴尬的原因。

(4)、另有一类思想家,他们能从既定的某种社会框架中摆脱出来,奋力争取最为充分的人格的独立自由。之后,他们又在思想上独立自由地伸展,最终在理论上保持了最为杰出的独立自由品格。譬如老子,譬如鬼谷子,譬如墨子,譬如庄子,譬如荀子,譬如公孙龙子等。

(5)、司马迁的《史记》,将荀子与孟子并列作传,却仅仅只有两百余字的篇幅。长于而且喜好引用当事人言论与著作的司马迁,经常能将一个寻常人物的说辞,记录下长长一篇。其典型如赵良说商鞅,如全文引用贾谊的《过秦论》等。但是,司马迁却对荀子的惊人思想,没有罗列一句,对其“数万言”著作,也没有列举任何篇目。从总体上说,《史记》对荀子的态度,淡漠中包含着批评。虽然,司马迁对孟子的事迹也记载得同样简单,态度却大不一样。写孟子,司马迁开首便是一段“太史公曰”,写下了自己对孟子“罕言利”的感叹。

(6)、荀子一生波折甚多,但从未丧失独立自由的人格。

(7)、书册已完成,喜欢的朋友看这里--汉文字源起与演变

(8)、中国文化最深邃神奇的八个汉字: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9)、怎么才能达到王道呢?荀子认为,首先君主本人要是一位圣人。荀子对圣人和君子的作用很重视,如果没有圣人和君子,即使有再好的制度,制度也不会自己起作用。天子这个职位至关重要,如果天子本人不是圣人,他是没资格处在这个位置的。圣人的一举一动都完全符合礼仪,如果礼仪和法度没有规定的,圣人也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完全符合礼仪精神的决定和行动,这就体现出圣人的重要性了。除了君主本人需要是一位圣人之外,辅佐他的宰相也要是一位圣人。这样宰相就能总管百官,任贤使能,让百官都称职。任用百官的目的,是把天下的百姓组织起来发展生产,让百姓富裕起来。而且百姓富裕了,除非是必要的公共目的,君主本人不能因为私人的欲望而向百姓求取利益。君主要用礼仪来让整个天下变得风俗纯正,用法度规范官员的行为,用刑罚防止奸邪的产生,加强军备防止外敌的入侵。荀子认为刑罚的地位要低于礼法,刑罚不能作为治国的主要手段。而且在动用刑罚之前要先对百姓进行礼仪的教育,并对他们反复申明刑罚制度。如果这样还有人不听从,才动用刑罚。如果不先教育就直接用刑,这是残暴的行为。关于军事,荀子特别指出,军事的目的是除暴安民,而不是为了争夺财富。军事最重要的是获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至于权谋和计策则是次要的。如果君主能够做到以上这些,那么他就可以达到王道了,就可以无敌于天下。即使只有方圆一百里这么大的土地,也能让整个天下臣服。以前商汤讨伐夏桀,武王讨伐纣王,最终取得天下,都是以方圆一百里的土地为基础的。如果君主不能全部达到上面这些标准,但能做到大部分,那么就能达到霸道。像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这些霸主就是如此,这些君主对内也爱百姓,讲信用,但他们也有利益之心,对外也有与诸侯争夺利益的企图,而不是想着为整个天下兴利除害。荀子曾经去秦国考察,回来后评价说,秦国的风俗淳朴,百姓也团结,但争夺利益的私心太强了。以至于尽管他们国家军事力量强大无比,几代人常常打胜仗,但仍然战战兢兢,害怕天下的诸侯联合起来对付自己,这就是由于不能完全达到王道的缘故。如果上面这些标准一条都达不到,这个国家就等着灭亡吧。

(10)、后来又到过秦国、赵国。晚年在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著书立说,直到逝世。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

(11)、荀子将秦“四世有胜”的原因联系到其民风,他赞扬了秦国国民的淳朴畏法,百吏的恭俭忠信,士大夫的明通而公,朝廷的行政效率,他将秦治视为古代理想政治一般的典范,赞叹为“治之至也”。秦国不同阶层的人格风范在荀子书中多次出现,说明秦国治道在其思想中的印象之深刻,并在客观上成为他设计理想治道的的重要参照。但是,荀子是敏锐的,他同时发现了秦治的根本问题在于“无儒”,缺乏仁义而纯任法术,于是,当李斯说秦国之兵加海内并“非以仁义为之”,而是因为“以便从事”时,立即遭到了老师的斥责:“非女所知也。”荀子又说:

(12)、后来,荀子和李斯还围绕“法后王”和“礼法并用”的重要性问题展开了讨论。李斯问荀子:“秦国四代以来国家强盛,兵威行于海内,称霸诸侯,并不是靠仁义做到的,只不过是按照时势便宜处理罢了。”荀子回答道:“你所说的便利是不便利的便利,而我说的仁义,才是真正的大便利。施行仁义可以使国家的政治得到治理,政治得到治理了,百姓拥护他们的国君,就会为了君主而牺牲。秦国四代强盛,却还是常常担心天下的诸侯联合起来对付自己,这就是所谓的末世之兵,沦于末流而失去了仁义的大本,与汤武的仁义之师比起来就差远了,这就是天下为什么会混乱的原因。”可以看出,荀子一直坚持以仁义所能带来的利处来劝告君王施行仁义之政。他的这一思想,在他“入秦观政”一事中再次得以体现。

(13)、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14)、因此,在他的政治价值和政治体制之间存在深层断裂,因为君主专制注定是家天下的工具,从本质上与王道理想难以兼容。政治体制是处理权力和利益的分配的机制,一种政治体制具有什么样的政治行为,当政者将如何作为,并不取决于它所标榜的口号,也不取决于设计者的良好意愿,而是取决于它的权力结构。决定政治行为的是体制而非口号,一个法家式极权政体,绝不会因为贴上了一个儒家的标签就自动演变为王道政治。给桀纣贴上圣君的标签并赋予绝对的权力,以为他们从此就变成尧舜是幼稚的,表面的标签无法将桀纣变成尧舜,绝对的权力则必往往将尧舜变成桀纣。实际上,儒家之仁爱无法融合于法家式的极权体制,就像油脂不可能溶解于水,结果只能是一个表里不名实相乖的社会,一个以儒家公天下相标榜而行私天下之实的二重性政治生态。这正是萧公权所意识到却未能明确揭示的荀学的“未安”之处。

(15)、荀子入楚,春申君任用荀子做了挂名的兰陵县令。荀子一定与“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春申君很是相得,春申君一定欣然允诺:为荀子建立兰陵苍山学馆,所挂“县令”头衔,只是春申君给荀子的一份生计而已。

(16)、荀子指出,秦国成功的关键在于使得人民要想获取利益和地位“非斗无由”,通过变法成功地将民众变成了只知道发财的经济工具,将整个国家变成了一部战争机器。

(17)、让我们采取一个颠倒的顺序,先看看荀子的思想创造,再来看荀子的人生坎坷。

(18)、天子者,埶至重而形至佚,心至愉而志无所诎,而形不为劳,尊无上矣。衣被则服五采,杂间色,重文绣,加饰之以珠玉;食饮则重大牢而备珍怪,期臭味,曼而馈,代皋而食,雍而彻乎五祀,执荐者百人侍西房;居则设张容,负依而坐,诸侯趋走乎堂下;出户而巫觋有事,出门而宗祝有事,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侧载睾芷以养鼻,前有错衡以养目,和鸾之声,步中《武》、《象》,趋中《韶》、《护》以养耳,三公奉軶持纳,诸侯持轮挟舆先马,大侯编后,大夫次之,小侯、元士次之,庶士介而夹道,庶人隐窜,莫敢视望;居如大神,动如天帝,持老养衰,犹有善於是者与不?(《正论》)

(19)、吴稼祥:2013年,《公天下》,广西师大出版社,第1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