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传简介子女及孙子女【文案101句】

时间:2024-07-25 12:01:57 头条

李大钊传简介子女及孙子女

1、

(1)、茅盾的内心忍受着煎熬,孔德沚的心里更是难过。这边,自己一心扑在家庭上,照顾着婆婆和子女;那边,却传来茅盾在日本与另外一个女人同居的消息。孔德沚伤心得痛哭不止,好在婆婆坚定地劝她道:“德鸿会回心转意的。”这才给了孔德沚一些安慰,她期待着丈夫的归来。

(2)、1924年6月21日广东大学举行校长就职和学生毕业典礼,孙中山委托总参议胡汉民代表大元帅在会上宣读了训词:“学海汪洋,毓仁作圣,大学毕业,此其发轫。植基既固,建业立名,登峰造极,有志竟成。为社会福,为邦家光,勖哉诸君,努力自强。”

(3)、四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做奠定而坚定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4)、陈独秀打开天窗说亮话,他和李大钊的共同理想和追求就是用马克思主义道路拯救中国,胡适却认为共产主义的发源地德国都没有实现共产主义,俄国共产主义才几年,他们如何能够断定共产主义在中国就行得通。陈独秀和李大钊坚信他们的选择,也相信这是中国和历史的选择,胡适虽持不同看法,但他也深感三人友情笃深,弥足珍贵。陈独秀说道他们兄弟三人应当永远坦诚相待,至于信仰和选择孰是孰非留给历史和后人评价。

(5)、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我们义不容辞。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同学讲讲。

(6)、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7)、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大钊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

(8)、一进门,宋耀如高声喊道:“亲爱的罗莎蒙黛,你的朋友小珍呢?”宋庆龄回答说:“小珍没有来,可能是她临时有什麽急事吧!”“没有来,那我的小罗莎蒙黛一个人在家该多寂寞呀!”倪桂芝心疼地对女儿说。

(9)、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10)、在俄罗斯旅游时,我发现无论在哪个场所都很安静。比如在餐厅用餐,几乎没有人大声说活,要说话也非常小声。这种宁静使人感到非常舒适。相反,在我家的小区里,有一个人打电话,声音大至全小区都可听见,让过往的人侧目相看。

(11)、今天不必要建一堵完美的墙,只需要砌一块完美的砖,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前走,这是认真做事的第二点家教;一口吃不了胖子,凡事不可心急但必须认真去做认真对待,从小事做起,不管是以前在校读书还是现在在家中,家里每个人都会主动的做家务;父母亲言传身教的是勤奋节俭,自己的衣服鞋子都是穿的实在是破了穿不出去了才买新的,吃饭时总是把好吃的菜让给我们吃,从小我们就耳濡目染传承这种勤劳和节约的风气,也教会了我们不浪费不奢侈。

(12)、上海南京路花园内,陈独秀和李大钊委派d员李汉俊来同共产国际的尼克尔斯基和李林会面,他们提出要尽快召开中国共产d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李大钊和陈独秀虽不能到会,但二人仍全权负责了此次会议的组织和会议安排,总共十三位中共d员即将抵沪。于是,1921年6月初,中国共产d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13)、凌晨两点半,叛军果然开始向越秀楼进攻,枪炮声不断。越秀楼上的五十余名卫士奋勇抗击四千余名叛军。一直坚持到早上八点钟,宋庆龄认为自己再留在这里已经没有意义了,才决定冲出包围圈。这时,叛军杀进了总统府,府内士兵向外冲,一片混乱。宋庆龄化装成士兵由卫士护卫冲出大门。

(14)、孟武伯向来不喜欢郑重,在宴会上借机出郑重的洋相,便问道:“郑先生怎麽长得越来越胖了?”哀公听到后,便插嘴道:“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长肥呀!”在座的大臣一听就知道哀公并不是批评郑重,是在暗中指责孟武伯说话不算数。

(15)、在疯狂的文革年代里,孔德沚这位老共产d人身后没有庄重的仪式,没有满室花圈。1月31日下午,在寒冷的北风里,茅盾迈着蹒跚的步子,在家人的搀扶下,在老友叶圣陶等的陪伴下,为老伴孔德沚送灵。

(16)、真金不怕火炼,经过详细的调查取证,证实那封匿名举报信里的内容都是无稽之谈。在李宏塔的工作过程中,并没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那封匿名信的内容纯属捏造,确实是诬告。而这次诬告,也让周围的人如梦初醒,恍然大悟。原来身边有这样一位低调的红色后代。政府部门开始给李宏塔落实政策,向李宏塔提供住房,希望能改善他的生活条件,可是李宏塔牢记祖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一直坚守清贫。继续为人民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吃苦在前。享乐在后。2021年,李宏塔也已经71岁高龄了。国家为他颁发了“七一勋章”。这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只是因为他是红色后代,李大钊的孙子?

(17)、其实不然,李葆华在安徽任职的时候,李宏塔是跟随着父亲来到安徽生活的。后来父亲因为工作职位的变化,调回北京,李宏塔却决定留下,在当地继续工作,放弃了回北京的机会。李宏塔继承了父辈们的良好品质,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全心全意的为百姓做实事、谋福利。工作中无惧苦累。骑着一辆旧自行车走遍了安徽境内的乡村镇寨。工作李宏塔走在前面,福利却一让再让。李宏塔一家在一套55平米的房子里,一住就是几十年。家里也没有什么像样的电器家具。一位国家干部,我d创始人之一的后代,依然坚守清贫,无私的为人民奉献着自己。这枚沉甸甸的“七一勋章”李宏塔老人当之无愧。

(18)、这些人这样做因为他们缺少教养。“教”的意思是手持杖或鞭子,“养”则是饲养,一个人成长既要吃饭也要读书、受教育。“教”呈现内心的修养,外在的言行,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成长。

(19)、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勤俭、廉正,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

(20)、茅盾在写完小说《追求》后,备感身心疲惫,在好友、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的帮助下,于1928年7月告别妻儿与母亲,只身东渡日本。在去日本的轮船上,茅盾结识了一个年纪23岁、面目清秀的女性。她叫秦德君,四川忠县人,是“五四”运动中涌现出的比较典型的新女性。秦德君在成都读书时,因为提倡女子剪发与男女平等,被学校开除。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工作,为宁沪一带工人运动的通讯员。1923年,由邓中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d。大革命失败后,她更名徐舫。这次去日本是想取道那里去苏联。

2、

(1)、李大钊和胡适动身来到上海,陈独秀高兴地拎着两坛二锅头,和他们来到山野间坐在草丛上野炊起来。胡适对《新青年》成为了d派刊物的现状很不满意,鉴于陈独秀要去广州任职,编辑部同仁想要将《新青年》迁去北京,但迁去北京后该如何处理众人又是众口不一。鲁迅提议由陈独秀自行决定,陈独秀于是提出《新青年》将留在上海由陈望道继续主持编辑,胡适不反对但他也无法说服和阻止自己的朋友,留下的只有遗憾和伤心。

(2)、“不,小珍没有来,家中虽然只有我一个人,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为我信守了诺言。”宋庆龄辩解道。听了小庆龄的话,宋耀如夫妇满意地点了点头。

(3)、一个家族的振兴与发达,离不开引领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创立的家风和家教。家风与家教的形成都会经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积淀和努力,它总结了前世中无数家庭的得与失以及经验,结晶成为独一无适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实际的法宝,引领家庭或家族走向辉煌。

(4)、在医院的太平间里,茅盾颤抖着双手为老伴揩身换衣。经历过风雨人生的文坛巨匠,望着夫人那紧闭的双眼和布满皱纹的面庞,不禁失声痛哭了起来。朝夕相伴了半个多世纪的妻子如今突然撒手离去,他怎能不悲痛万分!茅盾在当天的日记中一字一泪地记述了自己对亡妻的追思:“我不禁放声痛哭,盖想及她的一生,确是辛辛苦苦、节约勤俭……”2月2日,茅盾在与孙女小钢说起孔德沚的一生时,还动情地说道:“依照你奶奶青年时的工作能力和上进心,她是能干出一番事业的。但她放弃了,为了我们这个家,而放弃了。这么无私的奉献,是一种崇高的精神!爷爷、奶奶虽然是包办婚姻,但是我们有共同的信念和追求,我们互敬互爱,始终如一。”

(5)、幼女陈子美(1912年-2004年),妇产科医生。文革时经**前往美加地区,后常住美国行医。她逝世后中国驻纽约副总领事崔爱民前去吊唁。

(6)、陈独秀是中国共产d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

(7)、“那也不要紧呀!回来后你就到小珍家去解释一下,并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不也可以吗?”妈妈说。“不!妈妈,您不是常说要信守诺言,我答应了别人的事,怎麽可以随意改变呢?”宋庆龄不停地摇着头说。

(8)、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这与古人的勤学是分不开的。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愤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

(9)、陈独秀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李大钊早,但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

(10)、小儿子李幼华,父亲离开时只有几个月,还未曾叫过爸爸,对父亲的样子也很模糊。但是在兄长们的影响下,对父亲的的一切都很尊重甚至崇拜。李幼华在新中国成立后,选择从事教育工作,并走上教育管理的道路,是一位出色的好校长。

(11)、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12)、李大钊次女。李大钊牺牲时她8岁。从小学习刻苦。在大黑坨小学工作多年。全国解放前夕到冀东建国学院工作,后调北京。

(13)、四子陈松年(1910年-1990年),曾任安庆市政协常委,安庆市文史馆馆员,安徽省文史馆馆员。

(14)、因为李葆华从领导岗位上离休退下来的时候,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发展建设。经常为困难地区捐款捐物。而自己却过着艰苦朴素的简单生活。他不仅自己是这样坚持的,对自己的儿孙后辈也是这样要求的。可是这一切却差点被一个匿名诬陷给毁了。李葆华的小儿子李宏塔被举报了。一场轩然大波开始了。

(15)、“我明白了,我们的罗莎蒙黛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吗?”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接着说:“好吧,那就让我们的罗莎蒙黛留下吧!”宋耀如夫妇放心不下家中的小庆龄,在客人家吃过中午饭,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

(16)、长子陈延年(1898年-1927年),曾任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广东、浙江及江苏区委书记。

(17)、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18)、幼子陈鹤年(1913年-2000年),与姐姐陈子美为一母所生,母亲高君曼,妻子许桂馨。在北大读书期间是当时北平的“三大学生领袖”之一。1938年底,陈鹤年携妻子和孩子去了**,抗日战争期间又回内地。抗战胜利后,再度带全家定居**进《星岛日报》工作。

(19)、陈乔年——勤工俭学生,少共组织发起人之一。陈独秀的次子,与哥哥并称“二陈”,性格宽厚和腼腆,话少而爱笑,性格内敛,但意志坚强。他于哥哥牺牲一年后被捕,因狱方错认他人为陈乔年,他为解脱无辜者,主动坦露身份,从而被杀害!陈氏一门三杰,为中国和中共贡献巨大。

(20)、宗旭之——原型为曾琦,国家主义者,青年d创始人,时用名曾慕韩。他是较著名的活动家,与王光祈、李大钊等七人共同发起少年中国会,与毛泽东、周恩来熟识,早期合作,中期分道,后期敌对。他在法国期间,是赵世炎、周恩来、邓小平的主要对手。

3、

(1)、她看到十几年过去了,旧居被这里的工作人员整修得很好。于是满意地说:“我这幢房子保护得很完好啊。”随即,宋庆龄客气、谦逊地对管理局的领导和工人师傅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2)、听到妈妈的喊声,宋庆龄立即合上琴盖,跑出房间,拉着妈妈的手就走,刚迈出大门,突然又停住了脚步。“怎麽呀?”一旁的宋耀如看到庆龄停住了脚步,不解地问道。“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庆龄有些着急地说。“为什麽不能去,孩子?”倪桂芝望着女儿说。

(3)、教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小到反映一个人的家庭教育,大到关系国家的荣誉,让我们一起来捍卫祖国的荣誉!

(4)、同学们,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让我们为拥有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

(5)、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下令逮捕了李大钊,李星华娘儿仨一同被捕,其兄李葆华当时不在家,逃过一劫。

(6)、陈独秀同即将出国考察的蔡元培在上海见面,对蔡元培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十分敬佩,汪大燮和吴稚晖也一同送行,但陈独秀和吴稚晖思想分歧巨大,并毫不客气地警告他不要再打延年乔年的主义,蔡元培提醒他虽然他们的观点不同,但亦可以为谋,要多同胡适和李大钊探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方向。

(7)、茅盾与秦德君都是经历过大革命洗礼的人,有着许多共同的语言,在轮船上他们很自然地就彼此交谈了起来,从时事到文学,谈得很融洽,彼此的感情也随之迅速发展。到了东京,他们各自安顿住下后,茅盾便继续从事他的文学创作,将稿子寄回国内换取稿酬;秦德君则帮他抄抄稿件,或为茅盾写作提供一些素材。旅居生活的寂寞,使茅盾自觉不自觉地同秦德君越走越近,他们同居了。

(8)、在一旁的茅盾听了以后,谦虚地笑了一笑。孔德沚却认真地记住了周恩来交给的任务。从此,她再也没有向组织提出过工作要求。作为部长夫人,作为一个20年代参加革命的老共产d员,孔德沚从来没有向d要求过什么。她牢记周总理的嘱咐,保持过去革命年代的作风,亲自上菜场买菜,洗衣洗碗,烧菜做饭。毫无怨言地过着平民生活,竭尽全力照顾茅盾,让茅盾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大业中去。

(9)、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1926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大学。

(10)、第二天上午,宋庆龄指派秘书前往管理局房管科上缴了别墅的房产证明。又叫秘书向管理局补缴了从1949年至1953年的房地产税,并补发了看房工人的工资。秘书还代表宋庆龄表达了请庐山收回别墅服务于人民的心愿。

(11)、北京亢慕义斋内李大钊组织召开形势报告会,长辛店的工人代表也一同参会。全国工人运动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五一时长辛店的工人们正式成立了铁路工人工会,而这并不是个例,各类型的工人团体都纷纷成立工会,在社会的舞台上工人阶级已经成为革命的主力军,李大钊同时宣布一大已经成功召开,中国共产d正式成立了。他说出自己的心得,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并坚信百年后的中国必会证明他的观点,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

(12)、作为优良的道德传统,勤俭和廉正在今天更要发扬光大。这就要求我们从一点一滴中学会勤俭,培养廉正的美德。

(13)、接着,宋庆龄深思熟虑地又对庐山管理局d委书记沈坚说:“我决定将这栋小楼交给国家,由管理局统一管理,为来庐山休养的英模提供方便。我个人不再需要它了。”

(14)、……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

(15)、遇到叛军阻拦,宋庆龄急中生智,打开手里的包袱,把钱物撒在地上,叛军立刻哄抢起来,宋庆龄和卫士乘机逃了出来。

(16)、在家中,父母教育我不要随地乱扔垃圾,不采摘花草,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17)、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的健康发展前提,每个家庭都应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和家教,作为家庭的核心人物责无旁贷应该担当起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给力社会风尚进步发展;给力伟大的“中国梦我的梦”的实现;千万个家庭组合成一股强大的振兴中华力量。

(18)、新闻内容是这样的:在假期里,大家都外出游玩,本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出现了不文明的行为,如有人在古迹上刻字。这不光毁坏了文物,还破坏了和谐的景观,难道他还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他的这种行为早已使他遗臭万年。还有的人翻越护栏,导致交通堵塞。更有甚者将垃圾扔到悬崖峭壁之下,自以为没人看见,却没想到清洁工人们会冒着生命危险到悬崖下清理垃圾。

(19)、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与孙中山共事。

(20)、上世纪60年代中期,茅盾卸去文化部长的职务,改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但他逃不掉文化大革命浩劫的厄运。他靠边了,还被抄了家。

4、

(1)、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思想指导者。五四运动能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生那么大的影响,与陈独秀的活动、指导、影响是分不开的。在高度评价五四运动历史功绩的同时,不能忘记陈独秀在其中的巨大历史功劳。

(2)、李欣华(1926—1989),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在延安长大。中国共产d主要创始人李大钊同志幼子。

(3)、周恩来将陈独秀寄来的刊物拿给延年乔年,延年和乔年已经发现了无政府主义是行不通的,他们已经通过反复研读马克思主义的刊物确认了马列主义才是中国的救国之路,决心与无政府主义彻底决裂。法国政府拒绝勤工俭学的中国学生,吴稚晖更是以勤工俭学生程度太低无法自费为借口背信弃义地拒绝留法勤工俭学的中国学生入学,延年和乔年拒绝搞特殊誓与诸位学生共进退。周恩来和延年乔年带着学生进行抗议并面见吴稚晖,吴稚晖对于自己的行为百般狡辩,但他发布的里昂中法大学招生简介白纸黑字都在陈述着他的无耻。延年和乔年同吴稚晖彻底决裂,并告诉他自己已经抛弃了对不切实际的无政府主义的幻想,马克思主义将是他们今后要坚持的信仰。

(4)、我家的家风家教有四条:一是积极的生活态度,二是认真做事、勤俭节约,三是善良真诚待人,四是孝敬尊长。

(5)、他身上具有中国城市贵族精神,生性勤奋,走路快捷,喜欢工作,通宵达旦不知累,效率极高。他思维敏捷,谈吐风雅,衣冠整齐,与其交往,如坐春风。他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去热情和热闹,并自然地形成中心。年轻的周恩来具有明星气质,浓眉大眼,充满灵气,富于情感、富同情心。他才华横溢,善于演讲和辩论,口若悬河、容易激动,经常大喜大怒和感慨落泪。

(6)、我认为一个家庭良好的行为标准就是家训,一个家庭独有的风尚就是家风,良好的家风能够体现家庭成员的家教和素养,然而,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遵守,好的家风能够熏陶出有教养的家庭成员,家长的言行对于孩子非常重要,这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吧。我是一个在美好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幸福孩子,欢乐的笑声,优美的音乐声,琅琅的读书声一直萦绕在我的幸福小屋,伴随着我成长。爸妈总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我努力学习,积极锻炼,从而让我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当然,这还少不了爸爸制订的家训的功劳。我的家训是“五为”准则,即是:为人、为学、为用、为体、为生。为人是根本,为体是基础,为学是手段,为用是目的,为生是理想。

(7)、1908年,宋庆龄15岁。这一年,她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宋庆龄是个文静而爱沉思的女孩子。她学习非常勤奋,尤其是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时,她就更加刻苦地学习。

(8)、由此看来,勤学好问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多思考,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勤学好问的良好品德。

(9)、“妈妈,爸爸,我昨天答应小珍,今天她来我家,我教她叠花。”庆龄说。“我原以为有什麽非常重要的事情呢?这好办,以后再教她吧!”父亲说完,便拉着庆龄的手就走。“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呀!”庆龄边说边把手从父亲的大手里抽回来。

(10)、所以孙中山先生的期盼就是想将祖国的未来培养成为一个个君子栋梁之才。

(11)、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勤俭、廉正,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

(12)、宋庆龄深爱自己的母亲,而在母亲倪桂珍的心目中,宋庆龄是最受家人喜爱、最稳重、最聪明的孩子。多年后,宋庆龄对友人说:“我当时的确曾一度拿不定主意,下不了决心。

(13)、读书光好学还不够,还需善疑好问。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他主张“疑思问”,“不耻下问”。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14)、次子陈乔年(1902年-1928年),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共北方区委组织部部长、湖北省委组织部部长、湖北省委书记、江苏省委组织部长等职。1928年6月6日,陈乔年在上海龙华的枫林桥畔就义。

(15)、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时有一位中纪委的干部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举报李宏塔在安徽省民政厅任厅长的时候利用特殊身份和职务之便,实施贪污受贿的不法活动。李宏塔可是红色后代,如果匿名信里的内容属实,那就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那么这一切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呢?由于李宏塔的身份特殊,加上除了一封匿名举报信以外,再也没有其他证据可以证明李宏塔有什么收受贿赂的违纪行为。工作人员自己不能轻易下结论,当即向上级组织报告了这件事。随后组织也开始了对李宏塔的细致调查。

(16)、邓绍圣——邓小平的堂叔,勤工俭学生,共青团旅欧支部成员。当年邓小平和堂叔一起赴法国求学。

(17)、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整整一代人。

(18)、有了妻子的精心照顾,茅盾得以静心笔耕,《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奠定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师地位的经典之作相继问世。抗战爆发后,孔德沚和茅盾一道告别工作、战斗了16个年头的上海,从**跑到新疆,又从新疆跑到西安,直至在周恩来的帮助下,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这期间,无论是昼夜兼程,还是风餐露宿,茅盾和孔德沚总是形影不离,互敬互爱,患难与共,留下了无数伉俪佳话。

(19)、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

(20)、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正统思想是何等的针锋相对。王安石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后人推崇和尊敬。

5、

(1)、1930年4月,茅盾和秦德君回到了上海。不久,茅盾就回到了孔德沚的身边。茅盾在有妻有子的情况下,又与别的女人产生感情并同居,这不能不说是这位文学大师人生中的一个败笔。对于许多女性而言,这个败笔或许是很难接受甚至是不可宽恕的,但善良的孔德沚不仅原谅了茅盾,还以自己宽厚的情怀去消解茅盾心中的疙瘩。为了让茅盾有一个安静的写作环境,孔德沚毅然从一个活跃的d务工作者变成了贴身保姆,专心为茅盾料理生活,抄写书稿。

(2)、从校训来看,中山大学的校训是“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11月11日在国立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时亲笔题写。这十字训词原文出自儒家经书《礼·中庸》。《中庸》第二十章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按《中庸》原意是指人具有“诚”之本性,只要按“至诚”之本性从事修身,透过学、问、思、辨、行五个环节,便可以把自己修养成“君子”。

(3)、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山大学的英文名称是SunYat-senUniversity,就是孙逸仙的意思。中山大学以前是孙中山于1924年创立的国立广州大学。

(4)、陈延年——少共组织发起人之一。陈独秀长子,文章锦绣,语言尖刻,性格清高孤傲。他在法国主办“工余”杂志,宣扬无政府主义,影响直达南美洲的华人社区,后成为我d重点争取对象。在赵世炎和王若飞努力下,终于成为马列主义者,并在留苏之后,成为我d高级领导人,直至被捕牺牲。

(5)、的确,在生我养育我的这块土地上,父辈的经历过太多的艰苦日子,到我们这一辈虽然还时常有听到“旧社会”“土地承包到户”等,但那些艰苦岁月留给我们没有太深的印象;因为我的父亲母亲早已把往日的磨难当作一种精神,一种积极面对生活,勤劳节俭的家风传承给我们这一代。

(6)、新中国成立了,从战争中走出来的国家需要从头开始,,尤其是水利事业,这个是国家的根本之重中之重。当时毛泽东主席直接点名李葆华和原国民d将领傅作义一起合作主持新中国的水利工作。李葆华毫不犹豫地再次投入到最艰苦的工作当中去。为了治理水患,李葆华和傅作义将军亲自翻山越岭,到深山里去实地考察。并做出了详细的考察报告,为治理水患提供了一手资料。

(7)、这样就能掩护孙中山秘密撒离。孙中山坚持要宋庆龄一起走,宋庆龄却坚定地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先生。为了中国,你先走。”孙中山只得忍痛和宋庆龄道别。

(8)、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这与古人的勤学是分不开的。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愤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

(9)、宋庆龄的别墅位于庐山牯岭东谷的苍松翠柏之中,始建于十九世纪末,为二层石木结构的美式建筑。1953年8月中旬的一天,宋庆龄特地去看自己的庐山别墅旧居河西路51A号私墅。

(10)、不少同学都知道,本周六是农历九月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东汉时期,民间在这一天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11)、李星华(1911年11月21日—1979年11月27日),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是李大钊的女儿,作家。1920年夏,随全家到北京定居。父亲牺牲后,辍学在家照顾母亲和妹妹。

(12)、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还有在重阳节祭祖的习俗.老一辈为了国家的强盛,为了下一代能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们艰苦创业,辛勤劳动了几十年,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如今他们老了,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照顾.所以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13)、有志者事竟成。但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传统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完成大志。这就要求我们胸怀鸿鹄之志,中流击水,奋发图强。

(14)、赵世炎——时用名赵琴荪,著名革命先驱,中共欧洲小组成员,最早与李大钊、陈独秀接触,深受其进步思想的影响。他是少年中国会成员中最年少的骨干,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核心领袖之旅欧少共及共青团旅欧支部创建人之北伐时期上海武装起义主要领导人之1927年牺牲。

(15)、1980年8月的一天,宋庆龄收到庐山管理局的一封信。信上请求她允许他们将其房产拆除,他们想要另盖别墅。宋庆龄很快让她的办公室写了回信。信中表示这房子解放后就交给人民政府了。对于房子的维修或是改造,一切由当地政府决定。

(16)、“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以上种.种爱国、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爱国主义不可丢,民族气节不可无。

(17)、妈妈的故事是教育她说话要算数,要谨守诺言。对此小庆龄铭记心间。一个星期天,宋耀如准备带着全家去朋友家做客,孩子们大都穿好了礼服就要出发了,只有宋庆龄仍在钢琴前弹奏着那动听的旋律。母亲喊道:“孩子们快走吧,伯伯正等着我们呢!”

(18)、除了李葆华和李宏塔父子俩以外,李大钊还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分别是次子李光华,幼子李幼华,长女李星华和次女李炎华。李光华在李大钊牺牲的时候只有四岁,还不谙世事,对家中的变故并没有太多的印象。直到李光华十四岁那年,母亲的离世让他第一次感知这世界的残酷,开始理解父兄的革命理想,随即追随哥哥李葆华投身革命。李光华一生为革命奋斗不输哥哥李葆华。后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d委书记。

(19)、人定胜天、锐意进取、浩然正气、居安思危、爱国爱民等等,始终是我们民族脊梁们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

(20)、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李葆华作为新任的北京市领导,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在天安门城楼,李葆华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用自己的双眼代替父亲看到了他理想中的盛况。李葆华这个时候也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年届不惑的李葆华并没有停下脚步,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享受荣誉。他再一次走上了新的征程。

(1)、一天夜里,孔德沚翻个身,不慎从床里跌落到地上,却无力爬上床。她痛苦地呻吟着。茅盾闻声赶来,想扶她起来,但终因体力不济,没能扶起她。这时,万籁俱寂,夜深灯昏,茅盾只好陪着妻子坐在地上等天亮。直到早上儿媳上班时,茅盾才打电话让她来一起把孔德沚扶上床。1970年1月29日凌晨,孔德沚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