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勤俭节约的故事是什么精辟137条

时间:2024-06-24 16:00:02 头条

朱元璋勤俭节约的故事

1、朱元璋勤俭节约的故事感悟

(1)、安庆公主回家后打开对联一看,上面写着:羊跪乳,媳敬婆。横批是:天经地义。 从那时时,做媳妇的大年初一都要在公婆家里做年,只有到了初二才能回娘家过年,可见朱元璋在子女教育方面还是很有方法的。

(2)、其实这并不仅仅是朱元璋治理大臣浪费的手段,而是他自己一生勤俭节约的写照。

(3)、 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

(4)、后来,他又在朝廷中做了高官,但仍注重节俭,从不讲究奢华。他自订每餐只能一饭一菜,有客也只能增加两个菜,不许铺排,否则就拒绝用餐。一次,苏东坡的一个老友与他重逢,请他吃饭,他嘱咐朋友千万不可大操大办。

(5)、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6)、太平五年(1025年)春,出京任武定军节度使,赐佐时全节功臣,夏六月。改任彰国军节度使。冬十二月又改任大同军节度使。

(7)、  千百年以來,在中國的社會發展,地各個歷史時期,艱苦樸素勤儉節約都是作為一種被社會普遍認同地傳統美德得到持續宣導,發揚光大,這也是我國能夠从貧到富,由弱到強地重要的因素。

(8)、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9)、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 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

(10)、赵匡胤教女俭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作为一国之主皇帝应该说是人间最富有的,金银财宝任其享用。可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11)、有一次,康克清先斩后奏,未经朱德同意,把裁缝师傅请到家里,准备为他做身新衣服。

(12)、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 乐而不为呢?”

(13)、重熙六年(1037年)冬,辽兴宗将张俭接到京城,向他询问治国政务,并封张俭为韩王。

(14)、    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

(15)、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 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16)、田禾宋朝司马光不仅对史学有卓越的贡献,而且以远见卓识,精心教育下一代版,在一篇题为《训俭示康》权的文章里,深刻地分析了何以要节俭的道理。他说:“俭能立名成业,侈必随落自败。”这篇文章是写给儿子司马康看的。看似信笔写来,却条理清晰,寓意深刻。由于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以事实说话,很有说服力。“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朴素为美”。他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饥”而矣。何以要“俭素”?司马光以丰富的史实作了论证。例如,晋代的何曾,当了太傅,喜欢奢侈,“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到了孙子这一代便因骄奢而家业败落。又如“石崇以奢靡夸人”,便引来了杀身之祸。司马光从这些史实中得出结论:讲奢侈者,“居官必贿,居乡必盗”,必然落得个“败家丧身”的下场。司马光还举了许多正面的事例,讲明节俭是“大贤之深谋远虑”。毫无疑问,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司马光训子是为了“齐家”,他的思想是有局限性的,只会养成一些纨绔子弟。今天,无论从强国还是从育人出发,都要力戒奢侈,崇尚节俭,这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美德。

(17)、同时,朱元璋身为皇帝,贵为九五之尊,天下最好的东西,他只要一句话,就能得到,锦衣玉食张口即到。可是朱元璋却并没有这么做,他深知此时天下正是百废待兴之时,百姓是缺衣少食的,并不是享受的时候,所以朱元璋从不提倡奢侈,他以身作则,崇尚节俭,吃饭从来是四菜一汤,衣服也从来都是修补过的旧衣。

(18)、勤俭节约的意思是勤劳而节俭,形容工作勤劳,生活节俭。勤俭节约一次出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俭节约的双重生活方式。”历史上有许多名人都有关于勤俭节约的感人小故事。

(19)、明王朝建立时,百姓生活艰难。而功臣们却穷奢极欲,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产生一些骄纵之气。而从社会最底层上来的朱元璋深深知道民间的疾苦,知如此下去大明朝也要亡国,便决心整治这股奢侈风气。

(20)、重熙四年(1035年)春,张俭因年老致仕,辽兴宗授其洛京留守、尚父、行河南尹,进封秦国公,增食赋七千室,改赐贞亮私靖耆德功臣,守太师兼政事令如故。

2、朱元璋勤俭节约的故事是什么

(1)、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 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 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 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 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 乐而不为呢?”

(2)、例如毛泽东,毛泽东要求别人勤俭节约,自己首先作为大家的表率。他一生勤俭节约,粗茶淡饭,睡的床是硬木板,衣服是粗布衣,身为主席,他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年,前前后后补了七十多次;

(3)、朱祐樘。明内阁首辅朱国桢曾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明史》有言:“明有天下,传世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当年明月言:“朱祐樘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人”。

(4)、赵匡胤教女俭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作为一国之主皇帝应该说是人间最富有的,金银财宝任其享用。可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5)、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

(6)、  朱元璋地節儉在歷代皇帝中,也是首屈一指的。當了皇帝以後在應天修建宮殿,地時候朱元璋就要求修地要堅固耐用防水防火,不用那麼華麗據說,朱元璋每天吃地早飯就是一些菜加上一道豆腐,就連一般地,富商早餐都要比這豐盛。

(7)、朱德极其关心并积极主张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他把更多的精力用于调查研究,对发展工业、矿业、农业、商业、外贸、财政、交通等项事业,都提出过不少中肯的意见和重要的主张。

(8)、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9)、当然,朱棣虽是被前人所认可的明君,但他同样也存在着缺点,就是跟他父亲朱元璋一样残暴。自朱棣从侄子朱允炆的手中夺得皇位后,为了清除反对自己统治的臣子,他举起屠刀,行大肆杀戮之事。如左佥都御史景清行刺未遂,朱棣下令夷其九族,尽掘其先人冢墓,又籍其乡,转相攀染,致使村里为墟;方孝孺不愿替朱棣写继位诏书,并大骂朱棣,朱棣大怒,灭其十族,被杀者八百七十三人,外亲坐死者复千余人。

(10)、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

(11)、有一次,官府捉住了八个盗贼,已经斩首之后,才又捉拿到真正的犯人。被斩首者的家人申诉冤屈,张俭接连三次请求审理。辽兴宗大怒说“:你难道想要朕偿命不成?”张俭说“:八家老小冤苦无告,如果能稍稍加以存问抚恤,使他们能够收尸下葬,就足以安抚活着和死去的人了。”辽兴宗于是听从了他的建议。

(12)、⑽要一个节约粮食的,古代有名的故事50字还要几个成语。谢了

(13)、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着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14)、  明朝,剛剛建立地時候百姓,生活艱難不少功臣,卻盡情享樂,產生了驕縱之氣看到這種,現象朱元璋很是不滿他想出了一個辦法,有一天,朱元璋,下旨宴請文武大臣為皇后祝壽大臣們非常高興,以為可以重溫戰爭年代时那樣大碗酒,大口肉,猜拳行令一醉方休,地快樂時光,然而讓他們做夢都沒想到地是,這個宴會竟然有些特別第一道菜是炒蘿蔔,第二道菜是炒韭菜第三道,第四道菜是炒素菜,最後一道是蔥花豆腐湯,

(15)、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16)、然后又将每份分为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他把每月分好的每小份钱挂在屋梁上,每日清晨挑下一包来用,准余不准超。剩余的钱,他另用竹筒保存,以备意外开支之需。

(17)、他们回来之后呢?老先生吩咐厨房里帮工的朱元璋的妈妈,给他们做一个大鲤鱼吃。在父子三人吃过大鲤鱼之后,他就要求朱元璋的妈妈把这个剩下的鱼骨头和鱼尾还有鱼汤端给三个儿媳妇吃,结果三个儿媳妇一看,非常生气啊,怎么能够让她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呢?朱元璋的妈妈也不忍心把这个鱼给丢掉,就自己端回厨房里默默的吃了,不久她就怀孕了。

(18)、 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19)、1951年周恩来做的一套睡衣和睡裤,颜色都褪光了,穿破了就补,再破再补,一直穿到他逝内世。一条浴巾用了容20多年,正反补了14块补丁,住院时,还把它当枕巾。一顶帽子都破了,他还舍不得扔掉。一双夏天穿的黄颜色的皮凉鞋,一双春、秋、冬穿的黑皮鞋,穿了20多年,修补过多次,由于没有多余的皮鞋可换,工作人员几次给他换鞋底,都是利用他睡觉的时间修理的。周恩来穿的袜子,都是织补了又织补。一个补袜板,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用的,从西柏坡带到北京,一直留着织补袜子用。事例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常说一句英国谚语“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的走廊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事例二:苏东坡一生节俭。在黄州时,把所有收入分成12份,每月一份;然后又将每份分为30小份,每天一份。他把分好每小份钱挂在屋梁上,清晨挑下一包来用,准余不准超。

(20)、不仅是草鞋,就连他的龙袍,也叫“绨衣”,‘绨’在当时是一种很粗糙的色彩暗淡的丝绸。就是这样的龙袍,汉文帝也一穿多年,破了,打个补丁再穿。后宫嫔妃也是朴素服饰,衣着不准长的下摆拖地。帐子、帷子全没刺绣、不带花边。

3、朱元璋勤俭节约的故事节俭成风

(1)、一天,他下旨宴请文武群臣,为皇后祝寿。臣子们非常高兴,以为又可以重温战争年代那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猜拳行令,一醉方休的快乐时光呢!可是让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是,这个宴会有些特别——第一道菜上的竟是炒萝卜;第二道菜是炒韭菜;第三道是两大碗青菜;最后一道是葱花豆腐汤。朱元璋逐一大赞每道菜的好处:“萝卜上了街,药店无买卖”;“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定人心”;“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喜洋洋”;“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洁如日月”。群臣听了,顿时恍然大悟。

(2)、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3)、因而他当上皇帝后,仍然过着简朴节约的生活。

(4)、因而他当上皇帝后,仍然过着简朴节约的生活。咱们先看看他对住房的要求:据正史记载,明朝刚刚建立时,朱元璋计划在南京营建宫室。负责工程的人把设计好的图纸送给朱元璋批申,当他看到复杂的雕刻设计时,想都没想,直接拿笔划去了。他对设计人员说,建设皇宫只要求坚固耐用,不要求装饰的多么华丽。要想添加装饰,就在宫墙上画一些激励人的历史故事画吧。朱元璋所用的“龙床”,其实并没有雕刻盘旋的金龙,而是“与中人之家卧榻无异”,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朱元璋在饮食方面也很节俭朱元璋的节俭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在饮食上也是如此。陈梧桐在《朱元璋大传》里说:朱元璋每天的早饭,“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对于朱元璋的饮食在他的故乡凤阳,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5)、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的女王,她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6)、作为被誉为“远迈汉唐”的永乐盛世(与后来的明仁宗、明宣宗开创的仁宣之治合称永宣盛世,为中国历史五大盛世之一)的开创者,朱棣明君之名实至名归。在位期间,朱棣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采取了诸多发展民生经济的措施,继而使得天下大治,国家富强。

(7)、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

(8)、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

(9)、 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10)、  我們經常会聽到,四菜一湯這议句話,然而,你知道四菜一湯,是誰提出來地,他就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很多人都稱讚,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最節儉地皇帝。

(11)、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官居蜀国宰相,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事奉节俭,力戒奢侈。他的家业仅存钱800铢、田15顷,作为妻室儿女的生活来源。他本人的衣食用度,由朝廷配给,俸资之外,分文不取。更为难得的是,他在暮年立下了这样的遗嘱:“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12)、朱元璋的故乡凤阳,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也只是这四菜一汤,宴请众官员。

(13)、重熙五年(1036年),辽兴宗亲临礼部贡院,亲自考试进士,这些事情都是张俭一手打点。张俭进见时,辽兴宗不直呼其名,并且赐诗加以褒奖称美。张俭有五个弟弟,辽兴宗想一并赐给他们进士及第出身,张俭坚决推辞。

(14)、意思是说:这件被单是用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做成的,如果把这些边角料丢弃实在太可惜了。大臣们跪地高呼万岁,心想大明皇帝都节俭成这样,我们当臣子的就更应该节俭了,于是上行下效没有人敢铺张浪费。

(15)、约翰洛克菲勒投宿:有一次,美国大企业家约翰到纽约一家旅店投宿,要求一间最廉价的房间。旅店的经理认出是洛克菲勒后,问他:“您为什么选择这样廉价的小房间呢?您的儿子来这时,总是选择最贵的房间。”“没错,”洛克菲勒说,“我儿子的父亲是百万富翁,而我的父亲不是。”

(16)、在场的人听了之后,无不动容。朱元璋长叹一声,继续说道:“一般来说,人生中经历艰难困苦,自然就会节俭,如果平时经常见到富贵的话,没有哪个不奢侈的了。”

(17)、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后来,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

(18)、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管家问道:“你家小姐这天出嫁,怎样一点筹办的样貌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小姐这天出嫁,主人昨日晚上才吩咐准备。

(19)、关于朱元璋的故事有很多,这只是其中一个,我很喜欢朱元璋训女的那个故事。

(20)、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4、朱元璋勤俭节约的故事有哪些

(1)、朱元璋身为大明皇帝,一生节制,从不铺张浪费,凤阳相传朱元璋四菜一汤的传说,

(2)、此外,晚明提倡三教合一的儒者如管志道、杨起元、周汝登等人,也都对明太祖推崇不已。管志道甚至专门写了一本书《从先维俗议》,试图通过古礼和明太祖的遗训重建社会秩序。这些都是晚明士人推崇明太祖的实例。

(3)、南京坊间是这样传的:朱元璋当上皇帝后,老百姓的生活并不好过,但达官贵人却穷奢极欲,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朱元璋十分看不惯,如此下去大明朝也要亡国,决心整治这股奢侈风气。

(4)、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5)、***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内衣竟容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周恩来当总理的期间,有一天,邓颖超觉得他用的毛巾烂了,就把它丢了。但周恩来又千方百计的找回来,因为他认为国家正在发展期间,不浪费要从小事做起。

(6)、  勤儉節約要從身邊做起,從自身做起,日常生活中時刻謹記勤儉節約,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制定節約之法,請記住:勤儉節約這個美德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

(7)、朱元璋的午餐和晚餐和其他一般帝王相比也是相当简朴。另外,他令宫人垦荒种菜。朱元璋看到宫中犄角旮旯里闲置很多的土地,决定不浪费土地资源,他命人深耕细作,开了荒,用来种菜吃,他还把御花园变成了菜园子。

(8)、明朝自建国初期至王朝末期,经历了一个由俭入奢的过程。明初风俗淳美,百姓生活简朴,不喜华服,士大夫也着“素衣布冠,白袍青履”。开国之君朱元璋穿着朴素,以清汤淡饭宴请宾客,并且发明了著名的“四菜一汤”;除个人厉行节俭外,他还要求朝臣谨记勤俭节约的信条,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而到了明中末期,王子皇孙们抛弃了勤俭的美德,变得穷奢极欲、挥金如土。明武宗曾经为了修建南海诸工程,用银二十余万两尚未完工,又在西华门修筑密室“豹房”,极尽享乐之能事;后期明武宗竟为修建南海工程公开卖官集银,统治也日渐昏暗,最终,明朝亡于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的战火中。

(9)、朱元璋最见不得别人“糟蹋”衣物。据说朱元璋看到一个内侍穿着新靴在雨中漫步,他气的把他大骂一通。他的一个近侍穿了件华丽的新衣,朱元璋看到就问他:“这衣服很贵吧?”舍人回道:“五百贯。”朱元璋痛心地说:“五百贯是数口之家的农夫一年的费用,而你却用来做一件衣服。如此骄奢,实在是太糟蹋东西了。”

(10)、霸陵山川因其故勿有所改,即按照山川原来的样子因地制宜,建一座简陋的坟地,没有大兴土木,没有改变山川原来的摸样。

(11)、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

(12)、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

(13)、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

(14)、他甚至在大内当中还搞了一片菜园子,你们也得来种地呀,得吃吃苦啊。还有,他有一次在街上看见一个小孩,十几岁,小小年纪就供人使役奔走,汗流浃背。他就说,小孩,赶紧过来,我带你去宫中,不是带小孩到宫中享福的,是当教材用的。你站好啊,然后皇子皇孙站一大排,说你看这小孩,十几岁,跟你们年纪是一样的吧?他现在就在吃苦,你们天天过好日子,你们要是不好好的,对得起我老人家吗?

(15)、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16)、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的女王,她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17)、不说其他的,就单凭朱元璋给予百姓扭送不法官吏前往上级衙门惩治的特权,朱元璋就足以担的起明君二字。历代皆视底层百姓为草芥,上层统治者根本就不在乎他们的想法,只要他们不造反,什么都无所谓!因此,历朝历代虽名义上允许百姓民告官,但却设置了种种的限制,比如越级上告,要先打板子,然后才允许。由此,即使百姓有冤,他们也不敢去告官。但是,到了明代,朱元璋却直接赋予了他们捉拿官吏的权力,这是从古至今,从未有过之事,朱元璋之所为,堪为明君典范。

(18)、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之后,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必须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

(19)、朱元璋有句名言:“珠玉非宝,节约是宝”。朱元璋要求他的宫中设施不带金,以免浪费了百姓的钱财,都以铜器代替。“乾清宫御床,若无金龙在上,与中人之家卧榻无异”,就是说朱元璋在乾清宫的御床平常的很,如果不注意看它上面金龙的标志,人们还以为这是一般中等人家用的床。

(20)、有一个传说,当年朱元璋要饭时饿得头昏眼花,一个讨饭婆给了他一碗瓦罐汤。朱元璋吃了还想吃,便问妇人这是什么汤。妇人顺口胡侃一句“珍珠翡翠白玉汤”。朱元璋记下了。当了皇帝后,便要御厨给自己做此道汤,但御厨做的味道怎么都不对。后来在盱眙祖籍地找到了当年的老婆子,才知道这仅是一道用烂白菜、玉米粒、剩饭混在一起的“杂烩汤”。

5、朱元璋勤俭节约的故事感悟20字怎么写

(1)、有一次,比尔·盖茨和一位朋友开车去希尔顿饭店。到了饭店前,发现停了很多车,车位很紧张,而旁边的贵宾车位却空着不少。朋友建议把车停在那儿。“噢,这要花12美元,可不是个好价钱。”盖茨说。“我来付。”朋友坚持道。

(2)、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3)、朱元璋接着说道:“地方呈上的表笺包袱皮上面有金饰,我让人拿下来之后,经过洗涤销熔后铸就成了这锭金子。”

(4)、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5)、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丁父忧,去职归乡,服丧三年,复出,任礼部郎中。知制诰。直枢密院。加赐金紫。柱国。特封开国男。食赋三百室。

(6)、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

(7)、赵匡胤教女俭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作为一国之主皇帝应该说是人间最富有的,金银财宝任其享用。可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8)、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9)、其实朱元璋也有挥霍的时候,由他的思想决定。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想学习刘邦,荣归故里,他想在家乡凤阳定都,其实又有谁在外面打拼成功,不想风风光光回归故里呢?朱元璋为了这个目标他不惜花大量钱财买建筑材料,为了宫殿的坚固,他选用最好的料。他征招大批农民工,事无巨细,就连石头缝里都灌入铁汁。不堪劳苦的工匠怨声载道,用“魇镇法”偷偷抗议。他们把自认为会带来坏运的泥人、木人、弓箭、剪刀、纸人等东西藏到建筑里,咒诅朱元璋。朱元璋得知后龙颜大怒,杀了一批工匠。最终由于上下反对,凤阳都城未建成。

(10)、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11)、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12)、“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13)、1370年,朱元璋鼓励开垦荒地,并下令:北方郡县荒芜田地,不限亩数,全部免三年租税。对于垦荒者,由政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并规定免税三年,所垦之地归垦荒者所有;还规定,农民有田五至十亩的,必须栽种桑、棉、麻各半亩,有田十亩以上者加倍种植。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

(14)、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15)、他甚至还搞出了一套今天大学生受的,就是军训拉练,他经常把皇子皇孙组建一个队伍,说不许骑马,你们步行到民间去访贫问苦,吃二茬罪,受二遍苦,搞革命传统教育,你们四处打听打听,我老人家当年创业有多么的不容易。最远的一次拉练是从南京一直走到他的老家,安徽的凤阳,你想那是多远的距离啊?皇子皇孙都得吃这一份苦。

(16)、朱元璋的节俭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在饮食上也是如此。陈梧桐在《朱元璋大传》里说:朱元璋每天的早饭,“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对于朱元璋的饮食在他的故乡凤阳,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17)、高皇帝真是挺生圣神,承尧舜之统,契孔孟之传,而开太平于兹天下,万万世无疆者也。(罗汝芳《一贯编》)

(18)、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19)、朱元璋: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20)、故事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1)、李小文:布鞋院士李小文,现实版的扫地僧,常年光着脚穿着一双布鞋,丝毫不追求华丽的外表,简单朴素,勤俭节约。

(2)、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3)、马皇后对子女的教育向来非常严厉,她便教导安庆公主应该回婆家去过年,劝说了半天,安庆公主终于回去了。

(4)、于是厨师把帽子摘下来,向朱元璋娓娓道来。原来厨师最怕发生这种事情,所以在进宫之前把头发都剃光了,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但是为了避免掉脑袋的事情发生,他还是把头发剃光,一旦发生这种事情,肯定跟自己就没有关系了。

(5)、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6)、 崇尚俭朴、反对奢华、艰苦奋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 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

(7)、朱祐樘是明代中叶公认的明君,他在位期间针对时弊,澄吏治、抑勋贵、慎刑法、固边防、尚俭约、求直言、用贤能,针对明朝中叶以来的弊政,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实施了一些发展经济、挽救危机的治国措施,如减免赋税、禁止宗室、勋戚奏请田土及受人投献、禁止势力人家侵夺民利、诏减皇宫的开支与供奉等等。在这些措施的“辅助”下,明朝内部的社会矛盾得以缓和,继而出现了自明中期以来少有的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史称"弘治中兴"。

(8)、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 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

(9)、太平六年(1026年)春三月,入京任南院枢密使、左丞相、兼政事令、监修国史。辽圣宗信任倚重于他,参知政事吴叔达与张俭不合,辽圣宗发怒,出贬吴叔达为康州刺史。

(10)、厨师被带来后,战战兢兢的跪在朱元璋面前,朱元璋拿起那根细细的头发,问他是怎么回事,厨师一看大事不好,今天这个事情如果解决不好,自己的脑袋就保不住了。

(11)、朱元璋还说只有节俭才能养性,只有奢靡浪费才能迷惑心志。我们上头能够带头节俭的话,就能垂范,很好地引导社会。如果我们上头奢侈浪费的话,那么一定会苛待百姓。

(12)、    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

(13)、根据南京坊间的流传,朱元璋自从当了皇帝以后,那些达官贵人,整天花天酒地,奢侈靡费。而老百姓的生活却并不好过,怨声载道。朱元璋知道以后,决心整治这种不正之风。当时适逢马皇后(俗称马大脚)过生日,照例高官权贵都要前来祝贺。等到百官来齐后,朱元璋吩咐上菜。菜肴摆上了桌,并非是什么山珍海味,鸡鸭鱼肉,而是简单朴素的:炒萝卜、炒韭菜、两碗炒青菜和一碗葱花豆腐汤,竟是标标准准的“四菜一汤”。就如朱元璋故乡凤阳关于四菜一汤歌谣概括的那样;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14)、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15)、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16)、同历代明君一样,朱瞻基深知“民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在他统治的期间内,他很是体恤民情,实施与民休息的国策,“坐皇宫九重, 思田里三农”,是继续推行洪武朝以来的招人垦荒的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为让百姓可以安心的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他还多次蠲免税额、积欠柴炭草,减免了不少灾区的赋税。

(17)、新中国成立后,朱德长期担任d和国家领导人,依然保持着简朴的作风。难得的两身较好的外衣,也只是参加重要国事活动或外出时才穿,一回到家里,仍换上旧衣服。

(18)、朱元璋的午餐和晚餐和其他一般帝王相比也是相当简朴。另外,他令宫人垦荒种菜。朱元璋看到宫中犄角旮旯里闲置很多的土地,决定不浪费土地资源,他命人深耕细作,开了荒,用来种菜吃,他还把御花园变成了菜园子。在出行用具方面同样节俭按照惯例,帝王的车舆器具大都用黄金装饰,而朱元璋却下命令车舆器具所需用黄金的部分一律用铜代替。除了自己低调简朴出行之外,他还规定自己的儿子们,在出远门时,不可全程骑马。要求他们“十分之七骑马,十分之三步行”。穿衣方面:他令后宫织布做衣服穿,衣服破了就缝缝补补,根本不舍得扔掉。在一次巡访时,因天气炎热,朱元璋脱去外衣,大臣们看到他里面穿的竟是多处打了补丁的破烂衣服,都惊的无言。此外朱元璋还还令人编造麻鞋穿。在他的带动下,他的皇后及妃子们,在穿衣打扮上也不去浪费,她们的衣服反复洗、穿,很少换新。马皇后平日生活也是相当简朴,她平时的衣服,也是洗了又洗,补了又补。她还带头令太监们把织布机搬到她的宫中,她亲自织布,后宫妃子纷纷效仿。

(19)、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20)、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

(1)、拿到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

(2)、朱高炽一继位,鉴于朱棣在位耗费巨大的种种计划所引起的黎民百姓的财政困境,他就先后连下几道诏书,先是取消下西洋、征用木材和金银、采购珠宝等政策,而后又免除受自然灾害的人的田赋,并供给他们免费粮食和其他救济物品,及免除他们所欠的赋税。然后,随着百姓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明朝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继而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

(3)、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4)、为了教育子孙不忘创业的艰难,朱元璋命人把自己的艰苦奋斗的经历绘画在宫殿里。他特别注意对太子的教育,因为太子是继承帝位的。命人引太子遍访农家,让其亲眼察看贫苦农民的住处、饮食、器具。回来后,对太子说,“汝知农之劳乎?夫农勤四体,务(种植)五谷……”(明太祖实录卷27)为了让儿子们得到锻炼,朱元璋规定,王子出城,路程稍远,则规定骑马走十分之步行十分之三。

(5)、  朱元璋討過飯放過牛還當過和尚深知民間疾苦,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受過貪官污吏地氣朱元璋,繼位後成為了我國歷史上,懲治貪污腐敗最嚴厲地一位皇帝,

(6)、赵匡胤教女俭朴 ,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7)、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8)、朱元璋是一个节俭的人,这是和他幼年期受到的疾苦和做了开国皇帝,社会经济急待需要恢复,这两大因素决定了朱元璋的节俭。对内生活方面紧缩开支,对外把钱用在经济复苏和发展上。

(9)、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10)、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为了不乱花一文钱,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

(11)、故事二:日本丰田公司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该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约水。

(12)、赵匡胤的节俭不仅仅是对待他人,对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又一次半夜起来他非常想吃羊肉,但是又忍住没有下达命令。侍奉在侧的人对他说,皇上有什么事情就吩咐吧,赵匡胤竟忍住没吃,并感叹道,如果我说了,他们必定每天要杀一只羊了。

(13)、一个星期天,雷锋叔叔的战友王大力把所有战士们的袜子和衣服都洗了,雷锋叔叔正在晾衣服时,发现自己的旧袜子不见了,他就到处寻找。这时,王大力

(14)、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

(15)、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16)、太平十一年(1031年)三月,辽圣宗病重,六月初三驾崩于大福河(今内蒙古呼虎尔河)行宫,张俭接受遗诏辅立太子耶律宗真,这便是辽兴宗。辽兴宗即位之后,依旧很依赖倚重张俭。

(17)、第二天是大年初朱元璋正在宫中开心地庆祝新年,却看到安庆公主和附马来给自己拜年,朱元璋心想昨天刚让她回去,今天怎么又来了,便问她是否给公婆拜过年了,安庆公主嘻笑着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