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践的高中议论文作文精辟87条

时间:2024-07-26 13:02:25 说说

关于实践的高中议论文

1、关于实践的议论作文

(1)、《过秦论》选自人教版语文必修③第三单元,是西汉辞赋大家贾谊的名篇。《阿房宫赋》和《六国论》分别选自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阿房宫赋》是晚唐诗人杜牧的作品,《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洵的大作。无论是作者的知名度,还是文章的严谨性,都是提升学生论证思维的不错选择。

(2)、在学生完成表格后,我们开始了新一轮的思维碰撞。

(3)、而各种题型还能“共存相生”。比如今年颇受好评的浙江卷试题,就是几种题型融合的产物:

(4)、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祓魅”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5)、然而,亲自动笔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在做到论点明确、层次清晰的前提下,我还必须考虑诵读的效果——朗读起来顺畅,才能益于学生的背诵,于是就只能边朗读边修改,直至读起来没有“疙瘩”才算完事,这是第一个苦处。在写了几次“范文”之后,自然就会想到避开重复累赘的问题,想到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的问题,于是就要作“锦上添花”的功夫,或者让文章的结构不同于往前,或者让文章的内容更为充实,直至觉得学生背诵此篇定会有别样的受用方才停止,这是第二个苦处。诚然,受了这些苦处,必然也会伴以甜头。

(6)、题目《在实践中提升能力》能够抓住材料的关键词,直击核心,鲜明准确表达地观点。

(7)、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8)、高中作文议论文论据:挫折挡不住强者(张海迪立志成才)

(9)、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李大钊(驰,在这里指向往;骛,读wù,追求的意思。)

(10)、在学生预习的同时,笔者也深入三篇文章,认真比对其异同。基于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笔者最终将本次群文阅读的议题确定为:“明衰亡之道,习论证之术。”围绕该议题,笔者精心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11)、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明·王阳明《传习录》(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

(12)、0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迩:读音同尔,意思是近。全句大意是,路程虽近,不走也无法到达;事情虽小,不做也成功不了。)

(13)、《水乡情味》:一篇游记,加点小资情调,或者来点传统情怀算是“味”。

(14)、“Oh,yes...butIdon’thavemoneyonme...”shereplied.

(15)、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16)、一个人知识再丰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果缺少实践,也只能坐守老底,干不成大事业。

(17)、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18)、师:你从《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的标题中读出了哪些异同?(问题一出,学生举手积极回答)

(19)、我们都知道,初中生作文的必备文体是记叙文,高中生作文的必备文体是议论文,其他文体则都以这两种文体为基。对初中/高中生来说,掌握一种文体即可走遍天下。

(20)、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记叙文六要素对所给文章情节进行信息提炼与分析,也可以将其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相结合设计导读任务,如情节排序、补全信息或问题等。以下为设计的一个情节排序的练习(如下图所示),帮学生快速梳理清楚故事内容与情节。

2、关于实践的高中议论文作文

(1)、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2)、作文题的核心是“五味调和,共存相生”。《晏子春秋》中提出“和如羹焉”——羹是由各种不同的味调和在一起,从而得到统一之味的。“和”即是在各种有个性的东西融合的基础上达到和谐之境。“五味调和”,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化解“极化矛盾”,在极化反应中共生,生成新质。

(3)、就ABowlofNoodles这篇文章而言,续写部分第一段的开头语“Approachingthedoorway,Jennytookadeepbreath.”

(4)、文章后面举了一个人涉足多个领域、团队包容个性的例子,主要是说味相加、味相和,对生新味语焉不详,后面又说可以用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点来让作文有深度。但费氏此语主要是主张文化间互相尊重,“美美与共”确实在说“共存”,但与“美人之美”有关的博采众长,与材料中的“共存相生”还是有差别的。

(5)、这里对“相生”作一个解释。“相生”原本是中国五行学概念,指五种基本物质之间互相滋生和促进的关系,后被中医用来比喻说明脏腑相互协调的生理现象,并且融入中国传统哲学,表达事物由于矛盾转化而生生不已。“并存”是静态的存在,“相生”则是动态的变化。

(6)、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7)、Onthewayhome,Jennymadeuphermindtomakeanapologytohermotherforherrudenessassoonasshearrivedhome.

(8)、笔者设计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厘清文章的论证逻辑,学习一些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9)、哲理、思辨故事以及格言都可以归为此类。写作从来是场硬仗,我们需要找准思想的切口,扫除表达的障碍,用观点来武装我们的文章。

(10)、从某种意义上说,球场外的乔丹给崇拜他的那些青少年们上了堂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课,这才是一个“星”真正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相反,我们的各种“星”们,同样作为青少年们顶礼膜拜的偶像,他们的表现又如何呢?

(11)、第群文阅读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其说明,高考考查越来越体现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群文阅读可以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积极性,在多文本之间,根据既定教学任务,通过分析和综合,最终归纳出结论,从而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2)、2.《六国论》中,苏洵将燕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于“至丹以荆卿为计”,请结合《荆轲刺秦王》谈谈你的看法。

(13)、然而,临近高考,我的学生并没有背诵到十篇,于是我开始醒悟:第一学期缺了严格监督的功夫,导致一些同学偷起懒来、蒙混过关了。于是5月赶紧补上两篇,一篇时评,一篇非时评,并且还要做足检查登记的功夫。于是,意外的情况出现了。背诵检查接近完成时,我发现有六位同学没有背诵,于是找来询问,他们都说不打算背诵了。这自然刺伤了老师的感情,但我隐忍不发,只采取冷处理的方法。这些同学并非没有背诵的能力,他们的成绩也并非最差,从他们的表情中我意识到,是他们的思想认识出了问题(当然还有可能是笔者威信不足的缘故)。但现在“兵临城下”,已经来不及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了,我相信未来会给他们一个交代,时间也是一种教育啊!

(14)、第三步:分析所给段落开头语,用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15)、教会学生运用一些篇章写作微技巧,如重点情节要浓墨重彩(人物动作、心理描写;环境渲染;矛盾冲突等);写作时脑中先成文,落笔一气呵成。

(16)、刘老师执着于“和而不同”这个词,可能是因为受高中教材的课文《美美与共》的影响太深。而去除成见,从文本本身去体贴其内涵,正是作文审题的一个关键,也可以说是基本的阅读原则,甚至可以说,去成见、求新知是包括语文在内的一切学科的基本理念。

(17)、越是有大学问的人越不会装腔作势高谈阔论,因为他们清楚,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要有具体目标,不能好高骛远地去追逐一些虚无飘缈的东西。

(18)、笔者设计此环节,意在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筛选文本信息,抓住中心论点,探究秦国和六国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信息搜索和整合能力,从而发展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

(19)、最近的月测,我们实行流水式的批改,考生的个人信息都是被遮盖着的。但我班的一些作文,依然能够被我一眼认出来。为什么?因为字里行间有着他们背诵过的范文的痕迹。譬如,“也许有人会说……但我要说……”,这是我要求他们背诵的时评句式;再如“虽然不乏……但……依然占据着时代的主流”,“既然……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些表达都“镶嵌”在他们所背诵的范文之中。而且,这些“范文”大多来自我本人的手笔,怎能不令我熟悉呢?

(20)、“Whatisit?”askedthemankindly.

3、关于实践的作文800字高中作文议论文

(1)、下面通过续写案例为老师们展示两种课堂思路的引领与实施模式。

(2)、如果能把握到产生新特质的环节,对于议论文来说,可以增加新的理论层次,对于记叙文来说,可以设置情节的转折点。当然,实现这种立意确实有不小的难度。

(3)、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仅盯着味道联想素材,文章单纯写一种味道,或罗列几种味道,就没有机会体现材料中“物各有性”“共存相生”等道理,除了思想浅薄外,还有可能陷入明显的套作。下面预测几例这次可能出现的套作:

(4)、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5)、高中作文议论文论据:宽容是一种人生境界,林肯的大度

(6)、师:前面两位同学找到的都是秦国灭亡的部分原因,大家能不能找到秦国和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呢?

(7)、笔者借机让学生翻到人教版必修③第50页“秦灭六国示意图”,让学生明确秦国和六国的地理位置以及秦灭六国的路线。再给学生展示秦国统一六国后的行政区划图和阿房宫复原概念图。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感受阿房宫的“大”,笔者让学生齐读了《阿房宫赋》第一段,然后在纸上画出阿房宫的走势、布局图。其中有一句“覆压三百余里”写出了阿房宫占地极大,为了让学生明白“三百余里”的概念,笔者告诉学生“三百余里”相当于泸县到重庆的距离,驱车走高速路大概要花费两个半小时,学生瞬间明白阿房宫的“大”。

(8)、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

(9)、齐白石出身于贫苦农家,12岁就为生计所迫而学木匠谋生。但他自小就酷爱绘画,七八岁时就开始练习,天天抽空临摹或写生。为了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他时常在野外悉心观察各种动植物的形态和习性,晚上躺下被窝里还在用手指画草稿,经过数十年这样刻苦的实践磨练,他终于成为一代宗师。1957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他“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的荣誉称号。

(10)、因此,我是极力主张学生要多背诵的,尤其是在当下!背诵好的文章,背熟它背透它,对于写作,尤其对于急需“立竿见影”的高考作文,就一定能发挥大的效用!

(11)、商品化的哲学是否能吸引真正有天赋和兴趣的学生呢?我希望答案是肯定的,从一堆堆砌的话语里面被哲理感召,促进年轻人对严肃问题的思考欲望,这是好的。然而社会资源分配的问题终将导致同样的哲学文本在两种境况下的效果分野——在制度开放的发达地区,高中生得以应用哲学与思想去进行真正的探索,比如Philosophia哲学社——一个高中生主导的哲学社团;而在较为落后的地区,缺乏懂哲学的老师引导帮助,缺乏开放的氛围,哲学只会和其他商品化作文教育里的素材一样沦为空洞。

(12)、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回归实践。

(13)、前者是“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即同种性质的东西,不管怎么累加,也不会改变自身的性质。

(14)、本阶段的续写任务要求学生课上限时完成;文章词数、关键词使用数量严格按题目要求;文章需逻辑合理、紧扣主题;语言尽量避免基础性错误;对所使用的关键词加下划线。

(15)、张广厚小时因算术没考好,升不了初中,华罗庚读初中时,数学考试曾经不及格,可他们都成了杰出的数学家。

(16)、同时,命题材料更加注意情境导入,内容取景更注意凸显“我”的视角,引导考生关注和思考生命,形成自我的深刻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命题材料限制更具体,内涵更开阔。

(17)、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18)、如前所述,材料第一句话展示的是“物各有性”这一基本前提。后面两句话是对比展示“物各有性”前提下的两种“加法”。

(19)、两年的核心概念式江苏高考题,让我们习惯了用一个词语作出的写作限定,而把其他句子都看成了立意的发散,不再去细究它们的逻辑关系。而另一方面,物象隐喻类的材料虽然以典型题(2016年上海的“心灵的微光”)的方式在江苏高考考试说明中多年强调,但未能引起我们的重视。

(20)、续写部分与所给短文及段落开头语的衔接程度;

4、关于实践的议论文素材或事例

(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中国共产d在无数的实践中,证明了城市中心的错误,转而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从而取得了胜利。……让我们认识到,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照搬照抄,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2)、生4:秦国用一个“强”字可以概括,六国用一个“散”字可以概括,阿房宫用一个“大”字可以概括。

(3)、遴选名家经典片段或满分佳作的核心语段,可读可诵,在妙语佳句中感悟好段打造技巧;

(4)、经典作品风格不同→著名作家吸收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著名作家形成自己的风格→世界文学宝库愈加丰富

(5)、我们在《高中考场作文分类突破》中总结了八种材料类型:

(6)、欲实现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合理预测与高质量的写作,还需引导、辅助学生厘清人物的情感与心理变化。情感线的梳理建议与情节有机结合,这样梳理起来更顺畅、高效。以下为设计的表格,清晰地呈现了人物的情感与心理是如何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的。

(7)、其“味”在这道题里只是一个借以说理的喻体,如果把“味”换成“色”、“音”等等,所喻指的道理依然不变。所以,“味”不是在作文中必须出现的实体。这不同于“车”一题必须以作为交通工具的车为核心构思写作。作文只要能切中材料的寓意谈到“共存相生”即可。

(8)、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9)、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10)、《茶中三味》:看似写三种味道,其实是写由茶得出的三种人生感悟,而感悟不属于同一领域,并无冲突或共融。

(11)、Hermothercamebackhome,whichcalledhermindback.“Oh!Mybaby,youhadcomeback.Iwentouttofindyou.Areyoucrying?Whathappened?”Hermothersaid.Shelookedatthefamiliarfaceandsmiled.Shehuggedhermotherandsaid:“Mom,I’msosorry.Ishouldmakeanapologyformyrudenesstoyou.Ishouldn’t  quarrel  with  you.  Mom.  I  love you.  Thanks  for  allthethingsyoudidforme.”“I’mveryhappythatyoucanunderstandme.Mydear,Iloveyouforever.”Hermothersaidwarmly.Onthatafternoon,shegrewup.

(12)、文言文非常注重“文”与“言”的融合,所以在群文阅读教学正式开始之前,笔者让学生在课前结合教材注释进行充分的预习,包括字音字形查证、句意文意梳理等内容。

(13)、语文是语言学和文学,是教人运用语言表达主体性,感受美学,阅读经典,追溯哲理的基础学科,不是在大他者宣称的客观真理前提下去进行所谓的“独立思考”。因此,这篇满分作文处处存在着能指裂缝。所谓的“超越性”不过仍然是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世俗成功。引用哲学本身就是矛盾的,因此大多数爱好哲学的高考生都选择了作文求稳——即顺应作文教学的套路,顺应主流价值观参与宏大叙事。

(14)、对于第二段开头语“Hermothercamebackhome,whichcalledhermindback.”,教师需引导学生思考“WhatdidJennydobeforehermothercameback?”“DidJennyhaveachancetosaysorrytohermotherimmediatelyshegothome?”

(15)、学习行为,依据学习深度和为“学习者”带来的价值导向,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叫给予启发。将听到或看到某个点在电光火石间突然给予了你某种启发。第二层叫构建知识体系。有了它你将具备能力去解释相对领域内出现的诸多案例和现象。第三层叫提升具体能力。最终实实在在的对某项技能的提升负责。知识可以被学会,而技能只能被习得,要培养能力,就必须加入实践和服务中。

(16)、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17)、我们在此不是想指摘徐飞老师文章的瑕疵,只是想说明这次的材料,要想全面把握寓意来构思文章,是有很大难度的。能否就其中某些逻辑环节展开,已经是很不错的文章了。

(18)、显然,材料的重点和倾向在于后者。前者只是反衬后者。后者有明显的褒义词汇“调和”“纷呈”,而且有线性的逻辑推进,便于依托成文。

(19)、背诵范文,是练就作文基本功的快捷门径,对于临近高考的学生来说,我认为尤其需要如此。因此从高三的第一学期开始,我就要求学生背诵范文,而且要求他们高考前至少背上十篇。这十篇,当然要精挑细选,才能保证其发挥最大的效用。语言晦涩、文采华丽型的一概不用,层次过丰、结构“含蓄”型的一概不用,思想偏颇、内容深奥型的一概不用。我为学生制定的写作目标,是要中心论点明确、结构层次清晰、语言表达通畅,是要在高考中达成二等卷的层次,如此而已。尽管我的要求不高,但要找到符合条件的范文还真是不多!于是只好自己动笔,或者“怂恿”同事动笔,或者从其他班的同学、往届的同学佳作中去寻找,以求切近学生,能够发挥模仿与迁移的效用。

(20)、并举两种观点,属于观点碰撞式;问“你将如何对待”,属于对策选择式;“创造生活的‘作家’”,又是用作品比喻生活,属于物象隐喻式。三式合清晰流畅,不着痕迹。

5、关于实践的议论文论点

(1)、语言表达上,长短句、整散句搭配,重在说理,灵活多变,个别句子有文采。

(2)、五代末,建筑工匠喻皓曾用8年时间,在开封设计建造了开宝寺塔。此塔8角13层,高36丈,是我国建筑的杰作。开封地处中原地带,多西北风,他设计时特地让塔身略向西北倾斜,预计在风力的作用下,100年后塔身可以笔直,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喻皓的预见。

(3)、当然,背诵范文也会有负面作用,比如生搬硬套、不懂变通,我在月测作文中就发现了这样的例子——作文的要求是要谈“经典文学与通俗文学”,但他却把自己所背诵的关于“中国人敬业”的某段话“硬塞”进去了。我把它作为模仿失败的案例与前文所提到的成功案例作了对比讲解,以尽可能多地消减背诵范文对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4)、邱吉尔的演讲功力令世人折服,其演讲的措辞、语调和手势中透出非凡的勇气和力量。二战中最困难的时期,英-民的精神支柱,几乎就是邱吉尔每天的广播讲话。可是有谁知道,邱吉尔青年时期特别害羞,一讲话就脸红,期期艾艾。当他确定了自己的远大目标和抱负后,决心克服这个缺点。几年后,他便风度翩翩、语惊四座。

(5)、生9:相同之处都是从自身原因去思考国家灭亡的原因。只是《过秦论》从仁政出发,《阿房宫赋》从骄奢入手,《六国论》从贿赂考量。

(6)、1784年,也就是华盛顿成为美国总统前五年,刚刚52岁的他,一口牙几乎掉光。他请牙医往自己口腔里植入了九颗牙,而这九颗牙居然都是活生生地从他的黑奴的嘴里现拔出来的。这是历史学家刚刚考古发现的,那个曾经解放黑奴的英雄华盛顿就这样在我们心里突然滑落,我们仿佛看到了圣袍上的污点。但是仔细一想,设身处地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就不足为奇了。是的,把某人看作圣人是因为我们对他缺乏足够的了解,只能远远地看着他,从而在心里为他涂抹各种色彩,然后低下自己的头颅,来增加他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感谢华盛顿的不完美。

(7)、生2:三篇文章的写作对象不一样。《过秦论》论的是秦国,《六国论》论的是六国,而《阿房宫赋》是为阿房宫写的赋。前面两个写的是国家,后面一个写的是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