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回忆录摘抄精辟81条

时间:2024-07-24 19:01:15 说说

木心回忆录

1、木心回忆录

(1)、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

(2)、以前母亲、祖母、外婆、保姆、佣人讲故事给小孩听,是世界性好传统。有的母亲讲得特别好,把自己放进去。这种非功利的教育,渗透孩子的心灵。如这孩子天性高,这就是他日后伟大成就的最初种子。现在,这种传统世界性地失去了。现在的电视教育,就是教人无耻——教得很成功。(P475)

(3)、再过一周,就是木心先生逝世五周年的祭日了。

(4)、诸位还是想买这个球,至少买一部分,但不会玩。

(5)、读者:好。我的本子上也全都是摘抄的木心先生的话。我最喜欢先生说的一句话就是,他没有发表过,是他在视频访谈中说,“我有千言万语,但我不说一句话”。我觉得这就是木心。他不喜欢把自己的作品展现出来,也不是很接受被采访,他但求那些理解他的人理解,这就是木心先生。

(6)、好,我们三个先简单地聊到这儿。下面我们就用虔诚的心态来一起读一读,听一听木心的诗歌。纪录片里面大家也听到陈老师当时说,说自己之前一直喜欢先生的散文,小说,但就是不太懂他的诗。直到最近这些年,才开始慢慢爱上先生的诗。这好像很多人都是这样,是不是说木心的诗就得慢慢的,或者是等到老了以后,年纪大了以后,日久生情,才会慢慢喜欢吗?今晚在座的大多数是木心的忠实读者,可能也有刚刚接触到木心的,我们挑选了木心的十二首短诗,还有一首是他自撰的挽联,共有十二位朗读者来联合朗读。其中要特别推介的是,有一首短诗和这首挽联,将由江苏昆剧院的王斌老师用昆曲的曲调来吟唱。木心说,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王斌老师,则是第一个用昆曲来吟唱先生的人啊。

(7)、都爱过了。但还要做点事。我深受艺术的教养,我无以报答艺术。这么些修养,不用,对不起艺术。少年言志,会言中的--往往坏的容易言中,好的不易说中。

(8)、文艺不需要提倡,也不需要经济起飞的,只要一点点自由,就蓬勃生长。这么说来,文学艺术多么可爱,多么可怜。

(9)、听课学生陈丹青说,“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一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

(10)、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11)、中国哲学家只有老子一个,庄子半个。(P173)

(12)、只能看到细微的缺陷,却对星球的万丈光芒视而不见。

(13)、文学是脑的艺术,无声无色,和感官没有关系,却感动你,魔术性就是文学,你感动了——就是几个字呀!

(14)、这十多年,我一直在做这个事情,同时我不断的看鲁迅的书,包括茅盾的书,木心的书。我画过鲁迅,包括鲁迅的童年,我经常会回到江南这一带去。但现在要画江南,很难,很难。现在真正有味的江南都拆掉了,那个时候我没有财力去买照相机,但是我画过一些速写。这些速写表达的江南是现在看不到的江南,现在再也感觉不到那种氛围了。所以很多画,我就是根据速写,根据回忆,根据我读的文学作品画的。我就做了一个没人关注的事情。这一次还要感谢李安源先生,他发现我做了这样的事情,他觉得非常有价值。所以今年春天的时候,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给我做了这样的一个展览,所以我也非常感谢南艺的院长刘伟冬先生,包括李小山馆长。在我晚年的时候,给了我这样一个展出的机会,谢谢大家。

(15)、日记,是写给自己的信,信呢,是写给别人的日记。

(16)、什么是哲学?是思考宇宙,思考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思考生命意义,无功利可言。忠、孝、仁、义、信,则规定人际关系。伦理学在中国,就是人际关系学,纯粹着眼功利。

(17)、友谊有时像婚姻,由误解而亲近,以了解而分手。(P435)

(18)、这种现象的存在和激化,就是生活中的快乐。耶稣行了许多奇迹,我们是凡人,不会有奇迹。但有一点,被你抛弃的人,后来都堕落了。和你一起的人,多多少少有成绩,这就是生活中的快乐。

(19)、莎士比亚的宇宙观,横盘在他的作品中,如老子的宇宙观,渗透在他说的每一句话中。但不肯直说、说白。(P352)

(20)、木心说:智者无非是善于找借口使自身平安消失的那个顽童。

2、木心回忆录摘抄

(1)、一个是华丽短暂的梦,一个是残酷漫长的现实。

(2)、《低欲望社会》,作者:三浦展(日),讲的是低生育率、超高龄化;储蓄金高企、消费缩减;富裕阶层出逃、年轻人丧失斗志;未来何去何从;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对症论策、引爆东亚的话题之作。

(3)、你们这样好,我不能来参加你们的宴会。我来了会死的。

(4)、拥有回忆,人生才得以丰润,岁月才满溢诗情。耽于回忆,青春却难免苍白,木人石心亦伤怀。

(5)、中国中世纪剧作家,没有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只有伦理——艺术家的永久过程,是对人性深度呈现的过程。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好象在说:你们要知道啊,还有许多东西,作品里放不进去呀!作品里放不下去,但又让人看出还有许多东西,这就是艺术家的深度。(P352)

(6)、不要讲文学是崇高伟大的。文学可爱。大家课后不要放弃文学。文学是人学。至少,每天要看书。我是烧菜、吃饭、洗澡时,都会看书。汤显祖,鸡棚牛棚里也挂着书,临时有句,就写下来。

(7)、当思念太过积聚,深沉的有如负赘,会使一些遥远记忆中的说话浮到嘴边,让人忍不住想再听一遍。因为没人堪寄,所以只能借一双耳朵说给自己听。

(8)、时间会慢慢沉淀的。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

(9)、    当时的我向往着诗中描绘的那种闲适安宁的生活,憧憬着那一生只够爱一人的从前,但现在的我认为“你锁了,人家就懂了”的理解与尊重更加难能可贵。一首好诗如经年的酒,愈久弥香;如窗外的景,每一次都能看到不同的风光。

(10)、木心在美国讲述的“世界文学史”,我感到比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世界文学史》内容要丰富,形式也要生动得多,他以自己的智慧和聪颖更精辟地讲述了日本、英国、法国、德国以及波兰、丹麦、挪威、瑞典等国家的文学史。而且讲述的诗经、唐诗、宋词也更加深刻且有趣。木心说:“……我爱《诗经》之诗。任何各国古典抒情诗都不及《诗经》,可惜外文无法翻译。”木心对《红楼梦》中的诗分析得十分精辟,难人寻味,他说“《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木心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我特别在乎喜欢的是他文笔粗糙(要还债呀,飞快地写,一脱稿就进厂印刷。他哪有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的悠闲?)但真的艺术确实另有上帝。陀氏的粗糙是极高层次的美,真是望‘粗’莫及,望‘粗’兴叹。如汉家陵阙的石兽,如果打磨得光滑细洁,就一点也不好看了。尊重这粗糙,可以避免自己文笔光滑的庸俗。”木心说哈代:“他是真正的大家,大在他内心真是大慈大悲。他的行文非常迟缓,我读时,像中了魔法一样。文学家、画家,常会羡慕音乐家,而音乐家、画家恐怕都得羡慕哈代行文的本领:如此长,温和。读时,心就静下来,慢下来。他写苔丝早起,乡村的种种印象描写,无深意,无目的。就是这种行文,描写,了不起。”

(11)、陈捷:今晚,是12月21日,冬至夜。其实我们大家聚在这里都是冲着一个人来的,冲着木心来的,因为今天是他逝世五周年的纪念日。我们做这样一个小小的纪念活动,影响也不是特别大,只是想要表达自己的一点心意。我想在座的每一个人也都是一样。我简单的先把今晚的活动流程介绍一下。

(12)、像样一点的思想,是有毒的。尼采是很毒的,耶稣是很毒的。

(13)、有些事情不是说不想就能不想的,有些话不是看过之后就会忘记的。

(14)、当我指出这个愿望,你点头,那么,我明打明指出:哪些事你不应该做--这事是虚荣,那事是失节--你们听了,要受不了的。可就是这些事,使人不甘离开常人的生活。

(15)、读者:因为时间比较晚了,我就简单说下我的想法。我是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的学生。我可能跟大家的感觉不是很一样。很多人说觉得读木心是一件感觉很孤独的事情,但是我真的没有过这种感觉。尤其是我今天来到这里的时候,在这个场地里我遇见了八个我同级的同学,都是人文学院的学生。就是说,很奇怪的一件事,可能是因为我们认识的时间也不够长,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就是相处了这三个月以来,我们从来没有提起过木心先生。我觉得可能每个读木心的人是这样的,他在我们心中更多的是一个像念想一样的东西,我们不会轻易的去表达我喜爱木心先生,我读过木心先生的书,或者说我们可能不会在自己的社交圈里、朋友圈里去分享木心先生的诗集,或者说对木心先生的评价之类的。

(16)、鸦片、酒,都好。不要做鸦片鬼、酒鬼。什么事,都不要大惊小怪,不要推向极端。

(17)、过去的讲法:达则济世,穷则独善。我讲:唯能独善,才能济世。把个人的能量发挥到极点,就叫做个人主义。

(18)、不止文学。英国BBC制作大型文献纪录片《世界文明》(20世纪以来的公众艺术教育电视片经典),中国部分,拟拍摄宋元以降的山水画。这部影片将探讨逾千年的中国山水画之路,摄制组为此来到乌镇的木心美术馆,拟将画家木心作为BBC千年历程纪录片的“一个开场的故事”,以诠释艺术的力量。

(19)、陈捷:我们现在的读者对木心的文学了解得更多一些。那你们认为,木心自己会更认同哪个身份呢?一个诗人,还是一个画家?

(20)、罗拉拉:谢谢你。我们有时候说到一种好,陈丹青和木心都爱说的,不知道怎么才好。

3、木心回忆录电子版下载

(1)、读者:老师们好,大家好,我是来自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今天从仙林赶过来。仙林很远。可能我喜欢木心的原因,大概是我们的思维模式比较相同。可能偏重于感觉化的一些东西,而轻逻辑思维。我也只能谈一谈我对木心的一些细碎的感受。其实我和陈丹青老师的看法是一样的,我们对木心当下的阅读现状是挺悲观的,我也认为没有多少人在读木心。但是今天看到有这么多人,年龄跨度很大的,然后不同领域的,大家因为这样一个可爱的老人聚在一起,我就觉得很感动。

(2)、照片摄于1987年至1988年之间,紧挨木心的是课堂的发起人李全武,这次讲课的地点在李全武家的二楼。(陈丹青供图)

(3)、读者:大家好。我是属于七十年代的文艺青年,青春期也比较长。刚才那个大学生讲的我特别感动,他讲的几个关键词我很认同,第一个就是孤独,第二个就是干净,第三个就是特别没意义。实际上就是代表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个,能够在无意义当中看到的一个力量。因为这两天全国雾霾都比较重,整个网上都在刷屏,都是一片虚无的感觉。其实现在大家都觉得无望、焦虑、有末日感。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你逃无可逃的,一方面美国移民政策越来越紧,一方面爱尔兰移民今天是把50万的欧元提高到100万的欧元,欧洲也是一片混乱。其实逃到哪里去,你逃的过雾霾,逃的出这个大时代吗?逃得开你的故土吗?你逃不开的。

(4)、不过你们可不要来向我借书--很奇怪。我一到哪里,一分钱不花,书就会流过来。小时候学校因为战争关门了,书全拿到我家里来。现在我的书又多起来了。各种书。

(5)、一上来听勃拉姆斯第一交响乐,你会淹死。一开始听《圣母颂》、《军队进行曲》,很好。我小时候听这些,后来到杭州听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居然完全不懂。

(6)、我憎恶人类,但迷恋人性的深度。已知的人性,已够我惊叹,未知的人性,更令我探索,你们都是我探索的对象——别害怕,我超乎善恶。

(7)、关于丹青我也想说两句,我们从小在一块玩,他会介绍很多他认为好的东西给大家,包括他的朋友,包括当时他在上海的那些画家。当时是文革的时候,我们一块儿窜在一块玩,他会把他认为好的东西介绍给大家,大家一起分享,这是他的一个优点,而且他介绍的东西确实好。我想木心先生,主要是丹青发现的,当初在纽约那帮人有很多我也认识,他们当初请木心先生讲文学,这帮从文革过来的,当时也算是孩子,基本上是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育,一听到木心先生说这些,说实话是吓一跳的,也都是缺奶的孩子。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有丹青把木心先生介绍出来给大家。木心生活在南方上海这个城市,上海在当时是一个国际文化都市。以前去弄堂走走你会听到钢琴的声音,小提琴的声音,各种琴音在其他城市是没有的。在民国的时候,上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城市。乌镇的领导也是南方的干部,其实他的心是温婉的,他知道把好的东西引进来,这是很重要的,跟北方人不同。中国北方跟南方的区别是很大的。

(8)、自知者明。我看到牛,想:好可怜。望过去一团黑暗。

(9)、第二个,木心绝大多数画视野非常高,他是在宇宙上看我们的地球,看我们的世界。第三个木心的透视方法既不是高远,也不是深远,也不是平远。他所有的画都是扑面而来,他所有的视角,你在这一个点,就完全是一堵墙压过来,这实际上也反映了木心的一种思想。我现在发现很多人读木心,其实有一个误区,大家都是从《文学回忆录》入眼,实际上《文学回忆录》你越读,你越觉得木心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从木心本人来讲,他不希望《文学回忆录》出版,他说这个东西不是我的作品。所以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多去读他的原作,他所有的原作是互相补充、互相诠释的。我读了他的原作以后,我把我喜欢的摘要出来搞了十个专题,每个专题,每一段话后面我都有批注。

(10)、他是较早的美术作品被个人收藏在西方顶级艺术馆的中国艺术大师。中国素来山水诗歌一家,陈丹青等赴美留学艺术大师之后结交了木心,被其与内地老旧的文艺范儿意识迥然不同的造型艺术馆所钦佩。那时,木心的美术作品、诗文、短文都逐渐见出功底。木心哀叹中国被耽搁的一代青年人造型艺术感悟力的迟钝,应邀为她们逐渐全球中国文学史的专题讲座,历经五年,最终教材被陈丹青梳理出版为《木心文学回忆录》(上下册)出版。

(11)、文学要有读者,宿命的是,文学很难得到够格的读者。

(12)、承受苦难的人们都不敢再触碰那匣,殊不知那里面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的希望……

(13)、人类既有这样美好的情操,不给自己,却奉献给上帝,数千年没有回报,乃是最大的冤案。听听圣歌,看看伟拔教堂,可知人类多么伟大。人类的悲剧,是对自身的误解。(P115)

(14)、我喜好现在的自身,我怀念过去的咱们。离开后,别说祝我幸福,你有什么资格祝我幸福?我在怀念,你不再怀念的。我怀旧,因为我看不到你和未来。

(15)、我们讲课长达四年。为什么要学世界文学史?就是刚才说的,文化的要义,是广义的整体性。加一个“广义的”。如何在这个整体性中取得一个我们自己的制高点。

(16)、陈丹青,木心美术馆馆长,1953年生,原籍上海,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完整记录1989—1994年纽约“世界文学史讲座”的听课学生,以木心为“师尊”。木心说,“好的学生,是激起老师灵感的学生。丹青是激起我灵感的朋友”。绘画之外,主讲有“看理想”系列视频《局部》,著有《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草草集》《纽约琐记》《外国音乐在外国》《无知的游历》《谈话的泥沼》《笑谈大先生》等书。

(17)、回忆过去,战争让人们懂得了亲情的无价,友情的宝贵,让人们珍惜现在人们懂得了亲情的,友情的宝贵,让人们珍惜现在这个和平的时代。战争让人们懂得了成熟,战争让科技发生了质的飞越,战争更让人们懂得了生命的价值。

(18)、人要看点坏书。歌德叫人去看坏戏,说是看了坏戏,才知好戏的好。(P440)

(19)、不是你变得太假,是世事让你懂得了自我保护。

(20)、凡伟大的儿女,都使父母痛苦的。往往他们背离父母,或爱父母,但无法顾及父母。(P92)

4、木心回忆录值得看吗

(1)、我呢,是个翻了脸的爱国主义者,是个转了背的理想主义者。是向后看的。拿古代艺术作我的理想,非常羡慕他们凭直觉就能创造艺术。

(2)、人类爱自己,想要了解自己。动物对镜子不感兴趣,只有人感兴趣。

(3)、因为要来,我就又把以前的那些书,又翻开重新看了一下。那会我读的时候,我做了一些眉批,书上的。我发现那时候我可能是特别需要有一个方向,喜欢在中和西之间的一些东西。他这种跳跃的,他这种宽广的思维给我特别大的一种激荡。我也觉得怎么会有一个这样的人,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然后站在这样的一个自由驰骋的角度来指点江山,这个感觉。然后还有给我感觉,就是特别。当时我在书上做的笔记,我觉得他的语言特别好,用很短的句子,很轻盈的感觉来写的,就是举重若轻的这么一种感觉。这是我在以前阅读的过程中,很少体验到的。可能有一些西方的作家,曾经也给过我这种感觉。但是我读中国的,可能传统的这类东西我接触的比较少。

(4)、我对方块字爱恨交加。偏偏我写得最称心的是诗,外国人无法懂。诗,无法翻。外国人学中文,学得再好,只够读小说、散文,对诗是绝望的。中国字,只能生在中国,死在中国。再想想:能和屈原、陶渊明同存亡,就可以了,气也就平了,乖乖把"世界文学史"拉扯讲完。

(5)、老子是阿波罗式的,冷静观照,光明清澈。庄子是狄俄倪索斯式的,放浪形骸,郁勃汪洋。老子是古典的,庄子是浪漫的。老子是苦行的,庄子是享受的。老子是内敛克制,以少胜多,以柔克刚;庄子外溢放射,意多繁华,傲慢逍遥。(P174)

(6)、你走之后,那些泪水蜿蜒的日子侵袭而来。而现在才发觉,我们因年少变得面目全非,所有的一切都如此薄凉。

(7)、也难怪有人说,木心有一双眼睛,它瞻前顾后、左右环视,既见故人、亦知来者。这本书极大勾起了我对于文学的热爱。以前只在自己的眼界里半山腰窥视文学这座高山,读过这本书,才发现原来那大山的顶上所见文学是多么有魅力,又是多么令人向往。

(8)、一个人莫名其妙开始发呆,不知道想些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想。总想找一个人倾诉,真有那么一个人时,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也许无言才是最好的安慰,也许回忆是最好的结局。也许轻轻抬头会有更好的风景。

(9)、无论什么人物都得有个基本的哲学态度,一个以宇宙为对象的思考基础。以此视古往今来的大人物,概莫能外。非自宇宙观开始、以宇宙观结束的大人物,我还没见过。否则,都是小人物。

(10)、莫扎特会玩。他偶尔悲伤。他的悲伤,是两个快乐之间的悲伤。论快乐的纯度,我不如莫扎特。他是十足的快乐主义。我是三七开,七分快乐,还有三分享乐主义。

(11)、前一段时间《中国好歌曲》改编的一首歌,是《从前慢》,这首歌瞬间就火爆了起来,我的朋友圈,我的空间、我的微博到处都在刷这首歌。我觉得其实还挺好听的,但是当它完全流行的时候,我并没有那么开心,甚至说有一些失落感。我觉得木心更多的是一种念想,在我们心中,而不应该流行于这个社会上。当人人都在说“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时,猛然一听觉得很浪漫,觉得很潮流,这反而是我更不愿意看到的。我更加情愿大家去读他的书的时候,是埋在心底的,而不是这样流俗于这个社会上。这是我的想法。

(12)、我听我自己的话。我听的话,是别人告诉我的。比如尼采。我听他的话。不能想象没有尼采,没有从前的艺术家讲的话,不可能有我的。

(13)、而最伟大的诗人是瞎子。上帝的作品:将最伟大的诗人弄瞎,使最伟大的音乐家耳聋。(P39)

(14)、文学不是描写真实,而是创造真实——真实是无法描写的。上帝是立体的艺术家,艺术家是平面的上帝。

(15)、昨夜有人送我归来,前面的持火把,后面的吹笛。

(16)、凡一种信仰,强制性愚民,一定阶段后,民会自愚。这现象不仅是当代,人类本身如此:自愚,而后愚人。

(17)、木心先生六十二岁时“留着甲壳虫头装嫩”,口口声声希腊罗马,老子耶稣,充满了张力。尤其是他还讲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讲新小说垮掉派。他的阅读,超前得很,完全是和上世纪八十年代现代派文学的阅读同步。木心和时代的关系,似乎他是“过时”的。但又非如此,十年一个“时代”,每个“时代”都在“过时”,而木心还常青,从民国公子,到解放后批判对象,到五十五岁变身纽约艺术家,游历欧美,著述却又用国学的方式,且骨子里还是翩翩诗人,懂得享受生活,决不浪费人生。在每一个时代里,他都是罗曼蒂克的,在他的空间,他也是时髦的,穿着讲究,既有西洋的那一面,也有传统的那一面。在木心的作品中,最动人的部分,可以说是他的诗歌。

(18)、木心可以算是和张爱玲同一代,他的出生较为赫赫有名,浙江乌镇,富豪家中,自小家学渊源,新文学大伙儿茅盾是其小舅,学识渊博,与此同时也触碰了大批量的新文学著作,为他的审美观判断能力奠定了基本。木心尽管从业工艺美术领域,在新中国的政冶动荡不安下,他曾在上海遭到牢狱之灾,并被断指三根,但他的艺术涵养极为高,牢中日常生活的沉积促使他的造型艺术体会更加深入,并在新形势下最开始一批移民国外。木心令人钦佩的是他并不像伤疤、反思文学的这些文学家,以自身的悲惨遭遇絮絮叨叨,以受害人的真实身份牟取资源。

(19)、综合上述,雷声很大,能讲吗?我有我的能讲。结结巴巴,总能讲完,总能使诸君听完后,在世界文学门内,不在门外。

(20)、花开不是为了凋谢,而是为了结果;结果也不是为了终结,而是重生。人生,亦是如此。

5、木心回忆录百度云pdf

(1)、善,因是无报偿的,才可爱;恶,因是无恶报的,才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