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关道德精辟141条

时间:2024-07-17 17:03:55 说说

关于道德的名言孔子

1、关于道德的古文孔子

(1)、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摘孔子《论语》(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4)、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5)、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孔子道德的名句篇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8)、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论语》)

(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12)、第卫国的国君卫灵公当时还算是个明白人,他打出牌子说是崇尚贤人,希望有才有识的人才都能去卫国。孔子自认为是个人才,那就去卫国吧。

(1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6)、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1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18)、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9)、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0)、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2、孔子有关道德

(1)、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5)、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关于孔子的名言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8)、孔子自己觉得厉害的不行,而卫灵公觉得孔子就是个花瓶。

(9)、诚信待人,付出的是真诚和信任,赢得的是友谊和尊重;诚信如一束玫瑰的芬芳,能打动有情人的心。无论时空如何变幻,都闪烁着诱人的光芒。有了她,生活就有了芬芳,有了她,人生就有了追求!

(10)、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1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14)、●历年高考优秀作文,原来藏着那么多名人素材!

(1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16)、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17)、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1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0)、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名言

(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4)、君子在穷途末路、不得志的时候也能固守内心的操守和本分,小人穷途末路、不得志的时候,就会想入非非,胡作乱为。

(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翻译: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翻译: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翻译: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6)、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中庸》)

(7)、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8)、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摘孔子《论语》(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9)、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10)、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1)、杜牧、杜甫、李白、欧阳修、戴复古、文天祥、吴文英、段克己、毛泽东、晏殊、纳兰、柳永、李清照、朱淑真、陆游、秦观、周邦彦、王安石、姜夔、李商隐、曹操、李煜、温庭筠、元好问、唐伯虎、晏几道、黄庭坚、白居易、王维、贺铸、陈与义、陶渊明;海子、舒婷、木心、徐志摩、汪国真、林徽因、余光中、周梦蝶、席慕容、顾城、洛夫、戴望舒、北岛、仓央嘉措、李叔同、食指、卞之琳、何其芳、胡适、陈敬容、郑愁予;竹枝词、秋思、重阳、清明、寒食、荷花、菊花、咏梅、爱情、边塞诗、端午、离别、朦胧诗、虞美人

(12)、翻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

(13)、卫灵公觉得这是倍有面子的“显摆”,孔子认为这是大失颜面的“游街”。所以,孔子很生气。就说了这样一句话: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大概的意思是说,卫灵公呢口口声声说好德,其实就是一个好色的人。

(14)、释义:大学的目的,在于显彰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第一个“明”,动词,使动。)

(15)、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16)、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18)、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2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4、关于道德的名言名句孔子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孔子

(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子《论语》

(8)、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孔子《论语》(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10)、释义: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1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论语》(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1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1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15)、诚信,就是要诚实守信,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都要有责任感。它不仅仅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还是每个人从小讲诚信最起码的标准。一个人只要讲诚信,别人才会赞赏他,尊重他,亲近他,在有困难时才会帮助他。否则,人们将不会信任他。

(16)、卫灵公对孔子也很有意见,因为那时候孔子还没有修炼到圣人的地步,大概由于心里不爽,在别处说了卫灵公的坏话,被卫灵公安插的眼线得知,报告了卫灵公,这让卫灵公非常不爽,要不是自己追求一个崇尚贤人的名声,估计卫灵公早已经把刀举起来了。

(1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孔子《论语》(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18)、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孔子《论语》(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5、孔子论道德的名言警句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2)、《论语-泰伯篇》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3)、释义: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贯通领会,理解事物产生发展的缘由,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4)、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5)、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6)、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7)、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8)、(翻译)孔子说:“君子喜欢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喜欢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与此相反。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0)、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诚信的人是难以让人接受的,诚信就如同一盏生活中的明灯指引我们前行的路。

(1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2)、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摘孔子《论语》(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孔子《论语》(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14)、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5)、译文:孔子说:“君子思念仁德,小人思念乡土;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

(16)、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8)、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9)、(第一个“恶”wu和“好”hao都是动词,都是第四声。)

(20)、诚信,是一股清泉,它将洗去欺诈的肮脏,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洁净。

(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翻译: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翻译: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翻译: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6)、释义: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罔:wang第三声,蒙蔽。殆:dai第四声,危险。)

(7)、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名言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论语》

(8)、(翻译)孔子说:“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9)、翻译: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两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10)、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11)、翻译:只学习不思考,容易迷惑不解。只思考不学习,很危险。

(1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13)、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4)、(翻译)孔子说:“处在上位而不宽宏大量,举行礼仪时不严肃认真,参加丧礼时不悲伤。这种表现,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啊!”

(15)、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16)、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孔子

(17)、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中庸》--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19)、(翻译)孔子说:“君子能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了就会胡作非为。”

(20)、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4)、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5)、夫孝,天之经,地之义,而民之行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

(6)、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

(7)、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摘孔子《论语》(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9)、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孔子

(10)、真相:此句原话是“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大意是说:“年幼时不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长,长大后又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年老了还迟迟不死,这样的人简直就是世上的祸害。”用网友们的话来表示就是: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试想孔子如此注重“孝悌之义”的人怎么可能说出那种被千夫所指的话来,自古最凄凉者,莫过于英雄末路,美人迟暮。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让多少人唏嘘不已。

(11)、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孔子《论语》 

(12)、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论语》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丘《论语》 

(13)、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14)、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1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1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18)、诚信,是人类文明的阶梯;诚信,是填补人类间隔的碎石。

(19)、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0)、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