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8段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时间:2023-11-04 10:13:43 说说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   儒学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走出国门,儒家思想对今天的东北亚、东南亚、西欧和北美等地区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不仅有着传统的“四大发明”等先进科技影响世界文明的进程,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对人类近代文明也有过积极的贡献。

2、观察者网:您刚才提到儒家在两千年中一直在发展,不同流派互相之间可能认为对方并非正统,不过他们都对孔孟思想进行了解读、做注解,后代的学者也都一直在学。那我们应该如何了解孔孟真正的想法呢?

3、我在做研究的过程中觉得自己要尽量不违背对文本的最基本的理解,我有新的理解时也会去找相对可靠的根据。不过我更关心在具备一些对孔孟思想基本的理解之后应该怎么面对现代的问题。

4、白彤东:对。不过我认为费孝通的一些观察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说,城里人觉得农村来的人比较笨,也不识字。但是费孝通说,在农村不需要写字,有事情直接和别人说就行了,也不用说普通话,乡音大家都听得懂。文字和普通话只有在和陌生人交流的时候才需要。农民的所谓“笨”其实是因为不需要,人其实都是适应着周边环境的。在我们现代社会,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那自然是需要学说普通话和识字的。

5、而今天我们讨论的两种观点中哪一个更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会更适应现代社会,因此,我方认为老庄思想比孔孟思想更适应于现代社会。(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6、儒家传统思想非常重视对国民自身进行修身的伦理道德教育。在此问题上,儒家强调“诚”、“敬”、“信”的和平修身信条,并形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对于保障国家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诚”即真实无妄,“敬”即主一无适,“信”即真诚忠信,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没有诚、敬、信,人就不能称其为人,当然,没有诚信人类也无法和睦相处,更谈不上社会的繁荣昌盛。儒家思想主导思想潮流数千年,它所倡导个人要“诚”、“敬”、“信”的价值观使得中国民众自古形成热爱和平的历史传统和心理基础,也保证了它的崛起只会是“和平崛起”。近年来,由于中国信誉较好,其投资环境也日益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青睐,成为吸引外资的大国。中华民族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是讲求诚信的,都是负责任的。

7、诞生于农耕文明的儒家文化,一开始就把人置于人群中,置于家庭中,置于社会中,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血缘情感上的纽带关系,由此至下而上,通过确立伦理关系,建立起一套结构严整的国家社会系统。在现代中国,“家庭”依然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家庭观念也是影响我们社会行为的最大的因素之一。以家庭观念为基础,家庭利益为目的,进而推广至“祖国”这个讲求秩序与和谐的大家庭,中国人民拥有举世瞩目的创业动力和民族凝聚力,推动了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

8、“过犹不及”的辩证思维体现了高超的处世方法和领导艺术。“中庸”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认为它是最高美德素养,也是准则和方法。“中庸”里有辩证法,即关于“度”的思想,既不要过头,也不要“不及”,反对走极端,要求人们待人接物要把握分寸,注意火候。孔子说,有人问他问题,他就“扣其两端而竭焉”,即摸清事物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然后综合起来给予回答;又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即只抓住矛盾的一个方面而忘记另一方面,必然造成危害。儒家是为当官者着想的,认为当一个领导者,要做到“威而不猛”、“泰而不骄”、“和而不流”、“矜而不争”、“欲而不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劳而不怨”、“惠而不费”等。从气质修养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又说“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认为这两种人都有偏激性,应取其“中”,既积极又稳当。对这些要求,我们现在的领导干部如真能做到,也称得上是有修养、有能力的好干部。

9、“仁”是儒家最核心的思想之在《论语》 中“仁”字出现次数高达109次,是出现频次最 高的一个字,孔子把“仁”作为人的最高道德标 准,是人的一种向善本性,他提倡要有“爱人” 之心,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要宽容待人,要互敬 互爱,孟子将这种思想总结为“仁者爱人”。

10、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如今的保护环境 政策的制订和实施有其指导作用。

11、当然,作为一个有两千年的传统,儒家一直在发展。如果从一个流派的角度来看另一个流派,是会觉得对方的路子走歪了。但我不觉得,在我看来,儒家能在两千年里一直有生命力就是因为它有着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能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倾向,我个人对宋明时期谈的“心性”没太大兴趣,这可能来自于我对多元主义的认同。每个人活着都要有一套安身立命的思想,对天地、世界和生死的一套认识。这一套思想每个人都不一样,可每个人都需要,因为这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套思想。但同时,个体之间其实很难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一套思想,因此在安身立命层面,人的思想是注定多元的。宋明理学,根据主流的说法,是很关心这一套思想的,所以很能呼应一部分人的需要,但也仅限于一部分人,并不具备普世性。

12、我国目前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严峻问题之一是精神文明建设赶不上物质文明建设,在近几年的四化建设中,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泛滥,国内出现了贪污贿赂、倒卖诈骗、一切向钱、假公济私、见利忘义等十分严重的腐败现象。这就不能不使人回想到儒家思想中的公私之分、义利之辩那些精华的东西,对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还是有益的,应该把它们继承发扬下来。由此可知儒家思想在我们今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能做出贡献,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3、   即使是在当今,儒家思想也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可以说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受儒家思想的引导和指引。

14、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15、在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化改新,也是在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下而发生的。

16、据诸多史料记载,在孔子的弟子中,颜回备受推崇。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在文庙(孔子庙)中为四配之首,有时祭祀孔子常常单独以颜子为配享。此后历代帝王加封,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尊为“复圣”,至今,山东曲阜还建有“复圣庙”。复圣颜子被颜氏后裔尊为一世祖。

17、“陋巷之乐”把自我化于自然之中。“同于大道”(《庄子·大宗师》),使自我行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

18、是继孔子、孟子以后最大的儒学代表人物。他的思想记载于《荀子》一书中,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9、“愿无伐善,无施劳”(出自《论语·公冶》)是复圣颜子毕生之志,是内修己德、外施爱民的治国之策。这与舜的“无为而治”相同。在颜子看来,唯以此施行于天下,方能实现孔子的“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理想社会。颜子施政理想所向往的就是能有一个“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无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这也是历代明王圣君为求国泰民安和天下大同的终极理想!

20、孟子、荀子的民本思想是当今社会“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21、复圣颜子毕生践行的“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无伐善,无施劳”以及“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等等无不完美展现出了圣人之学、圣人之思、圣人之品和圣人之行,其高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成为后世竞相膜拜的至高的“圣学典范”。

22、我国实现现代化,是走的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既需要有物质文明建设,也需要有精神文明建设。

23、在11月29日,我们邀请到高一(1)班的李文馨同学在杏坛开展了“纳兰词”的讲座。内容由浅入深,分为“纳兰的人生经历”、“纳兰词的代表作品”、“纳兰词风格特点”、“对于纳兰的评价”。在我们日常课本中大多学到的是唐诗宋词,相比起来,清代诗人的作品就较少了。纳兰性德曾被毛泽东评为“看出兴亡”,很幸运能有李文馨同学的分享,不仅仅拓宽了同学们对诗词的了解范围,也可以从中学到纳兰性德本人的品质精神,从而对自己有一定的影响。

24、颜子注重自身修养,仁爱诚信,虚心好学,德行出众,无论孔子还是同门弟子,大家对颜回的抱负与志向、操守与德行都是交口称赞的。他长期践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行为规范,在同门学子中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

25、当然,儒家一开始并不知道基督教,但是儒家知道墨家,而墨家就是讲不分差等的“兼爱”。在儒家看来,墨家的“兼爱”和杨朱的绝对自私其实是一回事,因为“兼爱”是维持不了的,一旦崩溃,人就会退向“狭隘自我”。孟子讲的“逃墨必归于杨”就是这个意思。现在的某种对欧盟的想象其实也是一个例子。一开始默克尔说要开放边界去接纳难民,这是一种具有“世界主义”的博爱情怀,但其实人不可能把一切都照顾得面面俱到,所以后来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之后就开始反弹,帮助了右翼势力的崛起。

26、我国目前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严峻问题之一是精神文明建设赶不上物质文明建设,在近几年的四化建设中,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泛滥,国内出现了贪污贿赂、倒卖诈骗、一切向钱、假公济私、见利忘义等十分严重的腐败现象。

27、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政治思想,闪烁着民主、民生的光芒,在历史的变迁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活动,尽管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它“德治”主张和“礼治”的秩序思想,都对当今政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8、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孔子说自从颜子去世后,如今再也没有他这样好学的学生了。

29、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浪漫的李白,

30、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这里可以看出颜子以舜为榜样,毕生践行“圣人之道”。

31、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32、2020年7月在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人文纪录》栏目播出的大型纪录片《颜子》中的颜回,是春秋末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字子渊,也称颜渊,是孔子早期弟子颜路之子。出身寒微,却能安贫乐道,聪敏过人,深思善学,对孔子所讲能闻一知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以德行著称于世。

33、   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和社会演变中形成了众多优秀的认识和思想,而这些认识和思想又被后来者奉为准则或规范。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见利思义”的生死道义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的坚毅品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探索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孝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的修身观,“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求实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以及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等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公民意识和责任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34、在当代传承和实践儒家君子观,首先需要我们明确何谓儒家的“君子”,这是我们在当代传承和实践这种观念的基本前提。总体来看,儒家视域中的“君子”内涵丰富,是一个涵纳了“位”“德”“智”“美”等诸多属性,对人的各方面修养均有很高要求的人格理念。

35、儒家意识到“极端自私”很危险,而“彻底的大公无私”虽然很好,但是无法长久维持。坚持一方就会出现两极摇摆的情况。因此,儒家希望我们的社会不要那么自私,但是也不要逼着人去做一些做不了的事。儒家采取的是一种“差序”的做法。

36、白彤东:我在这本书的开头谈到了冯友兰的观点,就是“照着讲”和“接着讲”。前者是按照原意去讲,后者是按照孔孟的精神来应对当代的政治和伦理问题。我采取的是“接着讲”这个方法,不过我在注解里也提到,这两者其实都是相对的说法。就算是“接着讲”,如果罔顾孔孟原来怎么讲,只是借用孔孟的一些话来讲自己的观点,那就变成“借着讲”了。“接着讲”必须有“照着讲”的成分,必须对于文本有一定了解。当然,《论语》这样的文本中很多字都有歧义,不过只要采取一种比较能站得住脚的解释我觉得就能够接受。

37、孔子以及颜子一生的使命在于继承圣人道统,承续华夏的儒学文脉,虽然一生颠沛流离、壮志难酬、生死困顿、屡历艰难,然而却能始终不忘初心,不忘其志。为寻求体悟真理和大道,虽有万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如天地之厚德载物,泽被苍生之福泽四海。

38、依据《结构论》的系统综合理论,曾邦哲提出公元前约几百年几乎同期发展的希腊(自然)文化、犹太(律法、波斯时期)文化、印度(佛教、精神)文化、华夏(儒家、伦理)文化奠基了人类至今以来的核心文化模式。

39、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40、(4)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如果说西方文化是"智"型文化,那么我们中国文化就是"德"型文化,这一德型表现在政治上,也有积极的一面:忠于国家,抵御外来侵略,刺杀暴君,直谏犯上.很了不起的民族精神!

41、“仁政”爱民、“文德”教化是儒家思想在内政外交上的理想期求。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上的华夏民族和周边的夷、狄、戎、蛮等诸少数民族进入地缘政治时代。在处理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关系上,儒家主张修“文德”的对外政策。从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出发。显然,受着如此“仁政”爱民、“文德”教化之和平思想深远影响的中国决不会干涉别国内政,不会主动发动侵略其它民族、国家的战争,更不用说侵占其它国领土。所以,中国的崛起只会壮大国际社会上的和平力量。

42、我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不是“前现代”对“现代”的落后,而是“现代的第一期”对“现代的第二期”的落后。中国在战国时代其实已经进入了类似于欧洲现代化早期的情况,当时思想家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反思对我们现在仍有借鉴意义。我觉得他们的思想可以和霍布斯、洛克这些人放在一个平面上比较,看谁给的解决方法更好一些。欧洲在1500到1800年之间做的很多事情其实中国在战国时期都已经做过了,比如土地私有化和全民战争。贵族制度逐渐瓦解之后,战争就不再是贵族的特权了,民众也可以参加;土地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自由买卖。但是1820年工业革命以后中国被西方迅速地甩开。本来中国的GDP是世界第一的,但是工业化以后经济增长模式跟前工业化时期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缺的其实是这个。本来中国应该从“现代的第一期”,就是有人口的自由流动和自由市场,进入“现代的第二期”,变成工业化的国家。但是当时病急乱投医,以为中国要从“前现代”进入“现代”,做了很多并不一定有利于发展的事。

43、我们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的全面民族复兴,此时此刻,必须回顾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

44、思想是一个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一个社会起着一定的约束力,因此思想对一个社会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中国社会传统思想主流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了重大作用,时至今日,时代在变化,思想也在变化,面对文化多元、中西融合碰撞的文化发展趋势,对一种文化或者说思想的重视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集千古圣贤众多儒流于一体的历经变化的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45、颜子的政治抱负及理想信念在《孔子家语·致思》篇有体现,孔子与弟子们“农山言志”的记载中:“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可以看出颜子所向往的是德教风行,君臣同心,上下协调,人民丰衣足食的安定和谐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人讲仁义,个个守规矩,没有沟防城郭,更无战争之忧。

46、新的世纪,我们的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费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觉”的问题。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也必须有个对自身“文化”上的自觉。

47、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狂傲的李白,

48、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49、(3)强调个人服从群体,压抑了人的个性.漠视性格,思想大统造成国民愚忠愚孝,道德和责任标准压制了人的创造性,这也和历代帝王的意志合拍,被其利用,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

50、颜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伐善,无施劳”。他提倡治理国家就要长期坚持仁政,不能过分加重劳役税赋于百姓,从个人的修身角度来看也可以理解为“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轻易施加给他人以劳苦”。

51、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的要义体现的。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根本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状况。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生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生,自然应从“修身”开始。

52、   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儒家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儒家思想为中世纪的欧洲做出了重大贡献。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有着广泛的影响,韩国、日本、越南等国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智、信等观念的影响,在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化改新”也是在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下而发生的,时至今天,儒家思想也伴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潮流与世界多元文化更多的交流和碰撞,孔子学院的设立和儒家思想在世界的广泛传播无不体现着儒家思想的精髓获得世界的认可和接受,儒家思想的时代价值也在逐步发扬光大,对现代社会的思想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影响逐渐加强。

53、子曰:“自吾有回,门人日益亲。”回之德行著名,孔子称其仁焉。

5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儒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55、初二(4)班李佳仪:这次杏坛讲座,让我更细致的认识纳兰性德,不再只是局限于语文书上的诗作、注解。高一的学姐为我们全方位的介绍了纳兰性德,生平经历、情感历程、诗作手法、表达情感等让我们可以更加确切的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与内容。

56、(5)儒家思想早熟,统治有力,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大部分时期,给社会历史的起了安定,平衡,和参考约束.

57、在人类历史漫长的岁月中,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等诸多大国崛起又毁灭,更有数百个帝国无声无息地诞生和消亡,而中华民族稳固屹立了数千年,。毋庸置疑,儒家的思想文化对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功不可没。

58、陈蔡之厄最艰难的时期,颜子穷困却不改其气节,孔子坚信“吾信回之为仁久矣”,“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 ,“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意思说如果颜子实现了“仁政”的理想,孔子甘愿做弟子颜回的属下。

59、《论语·泰伯》曾参称颂颜子:“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60、儒家文化提倡的“和而不同”思想的要旨是:第事物是各各不同的;第不同事物互补互济;第整个局面因之而和谐。在与异民族相处时,儒家把这种“和”的观念置于具体的民族关系中,出现了“和而不同”的理念,这一点与西方的民族观念很不相同。今天,“和而不同”这一古老的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活力,仍然可以成为现代国际社会发展的一项准则和一个目标。中国奉行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外交政策正是这一思想的鲜明体现。所以说,“和而不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理念。

61、颜回通过协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替师讲学,传授六经,逐渐有了自己的影响力。《韩非子·显学》认为:“自孔子后,儒分八派,‘颜氏之儒’是其中的一派”。后世儒学专家大多认为韩非子所说的颜氏之儒,是指颜回弟子在继承颜子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学支派。

62、儒家讲求人的社会性,加强了中国人内部的关系纽带。

63、公元前484年,颜回跟随孔子重返鲁国,帮助孔子编辑出版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后世称为《六经》。颜子在短暂而绚丽的一生中,终身事师,不计事功,毕生追求道德理想和真理的“圣儒”精神,为中华传统道德和中华民族品格塑造了巨大的影响力。

64、当今国际社会,强国侵略弱国的现象加剧,经济危机也频频发生,地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整个世界孕育在隐藏的不安定中。而孔子思想中理想化的道德体系建构和对个人的道德要求,恰恰适合于当下的社会语境,这一点也得到了世界各国有识之士的认同。

65、颜回“好学”精神得到孔子的大力倡导,在《论语》中,颜回是唯一多次受到孔子赞许且没有被批评过的学生,正是在于颜子真正能够做到“好学为乐”的境界的。

66、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67、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68、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是中华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部分。现在倡导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都与儒家思想有一定关系,但也需要注入新时代的要素与内容,与时俱进,批判继承,理性扬弃。

69、《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一文中对“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和“思想与规范”的深入讲解,可以认识到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价值。

70、“民为邦本”体现了当代社会人们“以天下为 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71、“仁者爱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有助于提高国民道德水平,净化社会风气,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建设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

72、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73、书中自有黄金屋,让许多人成了书呆子、心理十分不健康者有之。

74、(1)不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授,不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强烈的政治目的,孔子就是倾向于参政的。

75、而我认为政治问题更具普遍性。不管你是基督徒还是穆斯林,都会希望生活在一个具有“共同底线”的社会中,比如说,无缘无故伤害别人要受到惩罚,想过自己宗教的节日可以不用被警察抓起来。因此,我认为政治处理的都是很“薄”的问题,但就是因为“薄”,反而是大家能够共享的,那些“厚重”的东西反而会互相抵触,很难有兼容性。

76、(1)重视教育,并且创造"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教学.可以说教学经验很丰富。

77、东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划时代的历史变革中,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