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写的名言警句有哪些精辟131条

时间:2024-07-16 16:02:29 口号

孟子写的名言

1、孟子写的名言

(1)、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2)、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3)、(译文)如果想要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还有谁呢?

(4)、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八节》

(5)、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6)、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八节》

(7)、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8)、(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想要面面俱到,结果只能面面俱失。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最后只会碌碌无为。

(10)、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1)、                                            

(12)、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13)、注: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14)、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15)、(译文)(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关系重大,干诡诈投机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的。如果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又怎样能赶上别人呢?”孟子名言名句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16)、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

(1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18)、这是一位即将去养老院的老人写的,很现实,值得人们深思!

(19)、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20)、(感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2、孟子写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

(3)、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4)、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5)、那么孟子的地位是何时才上升的呢?这个就要归功于唐朝的韩愈了,韩愈写了一本书叫《原道》,就把把孟子列为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从此之后孟子的书和地位才逐渐被后世人认可。就在宋神宗熙宁四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后来更是批准孟子配享孔庙。

(6)、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www.lzcn)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7)、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

(8)、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9)、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10)、                        

(11)、孟子也深知周朝天命将终,但当时还未遇汉业之兴。而自己进不能辅佐君主重兴尧舜太平之治,退不能行夏商周三代之风化。大道既然不能行于世间,又羞愧自己一辈子默默无闻,所以便记录学说以流传后人。仲尼曾说:“我想与其空谈褒贬是非,还不如结合实际的情况记载下来,这样会理解的更加深刻并且清楚鲜明。”

(12)、译文: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13)、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1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5)、感悟:生活中有些人,自以为自己什么都会,什么都是对的,因此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来教导别人,这样的人只会遭到别人的厌恶。因此我们在生活上如果遇到非教不可的情况,应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至于对别人指指点点的事最好不要做。

(16)、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18)、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尽心上)

(1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0)、   人心不可欺。谁若以强力征服,那么虽然因一时力量不足,慑于淫威被迫身服,但不会心服。只有以德待人,尊重人,人才会身服心服。这几句可用于说明统抬者不可以力服人,而要以德服人;也可用于说明人与人之间不可以力相欺,而要以诚相待。成语“心悦诚服”来源于此。

3、孟子写的名言名句

(1)、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2)、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四节》

(3)、(6)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七节》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7)、大意:(道所在的地方),即使有千军万马也要到那里。

(8)、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0)、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关于孟子的名言大全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名言

(1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1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祸褔无不自己求之者。——《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14)、译文: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但这两样东西不可能同时得到,那么就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但这两样东西不可能同时得到,那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15)、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告子上)

(1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17)、(译文) (孟子说:)“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18)、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19)、三迁之教。案《史·列女传》:“孟轲母,其舍近墓,孟子少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乃贾人衒卖之事。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戏乃设俎豆揖逊进退。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焉。及孟子既学而归,孟母问学所至,孟子自若也。孟母以刀断机,曰:子废学,若吾断机。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子思,遂成名儒。”又案《史记》云:“孟轲受业于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所干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叙《诗》《书》。”

(20)、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4、《孟子》的名言

(1)、感悟:这句话讲的是战争,但是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2)、(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3)、(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在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4)、晨露私护……女性之宝,无病痛干扰,轻松生活每一天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6)、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

(7)、感悟:如果我们在生活上,与人发生争执,一味地用自己的优势压制别人,只会将矛盾越积越深,到头来发生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我们在处理这些事的时候,应当将心比心,学习宽容,和颜悦色地与人协调。

(8)、感悟:如果想要别人尊重自己,那么得先自己尊重自己,即重视和懂得去维护自己的尊严。

(9)、(译文) (孟子说:)“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1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腺文公上》

(1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2)、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13)、   第三“不挟兄弟而友",就是说朋友就是朋友,友道有一个限度,对朋友的要求,不可如兄弟一样,换言之,不过分要求。

(14)、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15)、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7)、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18)、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七节》

(19)、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问孟子有什么特长,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0)、胸中正,则眸子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吒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庚哉?

5、孟子写的名言句

(1)、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3)、(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

(5)、认为别人看他要仰着头,而自己要低着头看大家,这种人就喜欢趾高气扬,让在场很多人不痛快。有些人或许选择忍了,但有些人是忍不住的,忍不住的人自然就会跳出来跟他一决高低。结果喜欢当别人老师的人,是那么的没水准,竟是瞎吹,出尽洋相。

(6)、(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7)、(译文)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8)、(感悟)能抵住诱惑,捱得住贫穷,不畏惧强权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这是衡量一个人品行人格的标准。

(9)、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

(10)、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11)、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2)、志,气之帅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13)、有固定产业的人会有稳定不变的思想,没有固定产业的就不会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那么违礼犯法、为非作歹的事,没有不去干的了。.......

(14)、(译文)(孟子说:)“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战国时期·孟子、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孟子》

(16)、大意:为民众的快乐感到快乐,民众也会替你的快乐感到快乐。为民众的忧患感到忧患,民众也会替你担忧。

(17)、感悟:曾经有许许多多的先贤为了追求真理,挽救民族危亡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之所以这样,就是真理在引导他们。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我们仍要坚持自己的追求,坚持去做正确的事情。

(18)、(感悟)生命诚可贵,道义价更高,“舍身取义”传唱千年,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道义,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九死不悔。

(19)、(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2)、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3)、《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4)、(译文) (孟子说:)“饥饿的人吃什么都美,干渴的人喝什么都甜,这是由于没有尝到饮水和食物的正常味道,因为饥饿与干渴损害了他的味觉。难道只有嘴舌和肚子有饥饿干渴的损害吗?人心也都有类似的损害。如果人能够不使饥饿干渴造成的那种损害,成为人心的损害,那就不会把比不上别人作为忧虑了。”

(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节》

(6)、孟子在这篇不到二百字的短章中,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

(7)、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

(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9)、感悟:孟子这段话指出,人如果到了不知“羞耻”的地步,就是人间最可耻最不幸的人了。此言含有极深刻的告诫之意,发人深省。羞耻就是不光彩、不体面。羞耻心就是懂得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贱;什么是荣,什么是辱;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有了羞耻心,就能自戒、自律、自爱、自尊、自重;没有羞耻心,就厚颜无耻、胡作非为、人格卑劣。 

(1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1)、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

(1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14)、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六节》

(15)、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16)、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7)、(6)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18)、(4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9)、感悟: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事实与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必定是一个庸碌无为的人,他一生必将安于现状,不敢去拼搏,然后白白度过一生,成功将与他无缘。

(20)、感悟:在生活上,在工作上,人际关系是相当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

(1)、先王,谓二帝三王。具体指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

(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3)、(译文)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保持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

(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6)、感悟:孟子这段话指出,人如果到了不知“羞耻”的地步,就是人间最可耻最不幸的人了。此言含有极深刻的告诫之意,发人深省。羞耻就是不光彩、不体面。羞耻心就是懂得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贱;什么是荣,什么是辱;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有了羞耻心,就能自戒、自律、自爱、自尊、自重;没有羞耻心,就厚颜无耻、胡作非为、人格卑劣。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9)、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0)、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11)、   交朋友之道,人与人之间相交,第一要“不挟长”,不以自己的长处,去看别人的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