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充读书的故事精辟132条

时间:2024-06-19 19:04:37 口号

王充读书启示

1、从王充读书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以虞水之再至”句意:以防水再来。之: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注)①大龙湫:雁荡山西谷一大瀑布。②大德七年秋季八月间作者曾游览过大龙湫。③石矼(gāng):石桥。④渤渤:喷溢四散的样子。⑤扼擎(qiān):用力掐住(水瓶)。⑥偃木:倒伏着的树木。

(3)、    钱金玉做松江县的千总官,性情刚毅果敢。道光壬寅年间(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钱金玉正在休假回乡探亲,听到消息,立即收拾行装动身。他的亲友阻止他说:“战事正紧急,是祸是福不可知晓,您正当休假,上级官员又没有文件催促您前去,为什么急急忙忙地回去呢?”钱金玉不听,回到吴淞口后,就跟从军队守卫西炮台,和士兵一起吃饭睡觉,一起行动,他们用努力作战的话相互勉励。到了东炮台陷落后,枪弹炮弹全都落到西炮台。钱金玉奋勇指挥战斗,浴血奋战几个小时,左臂中了三弹,竟然毫不后退。他身边的士兵哭着说:“您有老母亲在,不能死。”钱金玉笑着辞谢说:“哪里有享受国家俸禄却在国家有难时逃避的道理呢?希望你不要为我母亲担心。”不久,一颗枪弹飞来,击中了钱金玉的左胸,他于是倒下了。在临死的时候,他还不停地大呼“卖国贼害了国家”。

(4)、王充:喜欢博览群书,但是不死记章句。小时候家里穷没有书,经常去逛洛阳集市上的书店,阅读那里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够背诵,于是精通了百家之言。后来回到乡里,住在家里教书。会稽郡征聘他为功曹(官职名),因为多次和上级争论,和上级不合而辞职离开。

(5)、石台东面,小路断绝,乡里的人在山壁上凿出石级为路,用以行走,因而在它的东面修造祭神的祠堂,天旱或水涝时在这里向神佛祈祷。那些畏惧险途的人不敢走,但百丈山值得观赏的景物到此也就穷尽了。

(6)、刘凤诰是江西省人。高中己酉科进士第三名。殿试那天,刘凤诰作文迟缓,到了黄昏的时候还没有完卷,众监试大臣照规矩要将他赶出考场。在场的礼部尚书常青说:“这个书生的书法俊秀遒劲,可以给他蜡烛让他完成。”等到发榜,(刘凤诰)高中榜上,于是他就对常青以弟子对待师长的礼节来对待。当时的人们都争相与他交往。

(7)、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8)、《与朱元思书》和本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分析。

(9)、(5)本文描写了生活环境和自身行为,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感(或:对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意对即可)。

(10)、燕王启兵后,陈性善改任副都御史,监督诸军。灵璧战败,陈性善与大将彭与明、刘伯完等均被捕。不久,全被放回。陈性善说:“辱命之臣,有罪啊!我以什么脸面去见皇上呢?”随后身穿朝服,纵马跃入河中而死。余姚黄曦,陈子方与陈性善是好友,也一同死去。

(11)、(2)①超过,越过;②命名;③常常;④结束。

(12)、麹祥,字景德,永平人。永乐①中,父亮为金山卫百户。祥年被倭掠。国王知为中国人,召侍左右,改名元贵。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屡讽王入贡。宣德②中,与使臣偕来。上疏言:“臣夙遭俘掠,抱衅痛心,流离困顿,艰苦万状。今获生还中国,夫岂由人。伏乞赐归侍养,不胜至愿。”天子方怀柔远人,不从其请,但许给驿暂归,仍还本国。

(13)、D.我最为庆幸的是终于在山顶上看到了平常难得一见的奇妙景观。

(14)、两边都是悬崖,高处的巨石好像要从悬崖上掉落下来。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壮丽的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5)、(注释)①蒨(qiàn):青翠茂盛的样子。②褰(qiān)裳:提起衣裳。③孤上:情志高洁,不随流俗。④缊袯(wēn  bó)缊,乱麻;袯,防雨的蓑衣。⑤出艺:生产种植。艺,种植。

(16)、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技巧:把握句子翻译,进而准确理解词语含义和用法。

(17)、雍齿与我有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

(18)、C. 李公择藏书丰富,读书精深,闻名当世:他藏书于僧房供后人阅读,有仁者之心。

(19)、摄制组认为疏通文意可以更好的拍摄,请你结合课内所学完成以下整理单。

(20)、B.句意: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之:代词,指代前文所说的做法;

2、关于王充读书的故事

(1)、 选文中的钱金玉有哪些宝贵的品质?请分条概括。

(2)、(2)句的意思是:(他)多次劝谏倭国国王(让他)到中国进贡。讽,劝谏。作答时,也可根据积累,结合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讽”的意思进行迁移。

(3)、知识要灵活运用,死守章句,拘泥教条是万万不行的。

(4)、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孙晷是个怎样的人。

(5)、由“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等可看出恒山地势险峻,断崖极高;

(6)、该句大意为“脚步匆匆奋力奔走,行至半路,小书僮摔一跤,捆书的绳子断了,书籍散乱一地,小书僮坐在地上哭了起来”。整句话内容比较复杂,大致分为行路状态“趋行及半”,之后是意外事件“小奚仆束断书崩”,最后是小奚的状态“啼未即起”。因此,可以断句为“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

(7)、国学经典《弟子规》49故事《宋弘拒绝刘秀》

(8)、今天的国学小课堂,你学会了吗?小朋友们,最后也祝你们有一个好梦,晚安。 

(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0)、如王充、王符和仲长统三人,并不是同时代的人,因为他们都轻利禄而善属文,行为近似,所以合传。

(11)、D.不正确。“余姚黄墀、陈子方与性善友”意思是余姚黄曦,陈子方与陈性善友好,“友”此处为动词用法,是“友好”或“是好友”的意思,而非名词“朋友”。故选D。

(12)、周一下午-致2023年中考考生--励志热血!

(13)、(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4)、A.静以修身                           B.可以为师矣

(15)、下列对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6)、重点词有:第一个“之”,的;第二个“之”,代词,这件事;是,这里。

(17)、C.仰眺绝顶    哀转久绝(廊道元《三峡》)

(18)、上学路上,他又经过那个面包坊。一阵阵的奶油面包香味直扑鼻孔,他使劲地咽着口水。

(19)、D. 苏轼想读完公择藏书,他主动作记是希望后人知前人读书不易从而更加努力读书。

(20)、 作者赞美了麹祥矢志不渝、热爱祖国、恪守孝道的优秀品质。

3、王充求学的启示

(1)、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出山五里许,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①沈苍酽②一色,岩谷如削平。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山之腰皆弇③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④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⑤后之好事者焉。

(2)、②句意:一下子停止哭泣,露出笑容。涕:眼泪。

(3)、②句中重点词:俾,让。衣,穿衣。这是个省略句,注意补充省略的主语。句意为:(玉汝)让他的随从拿着(新衣服)给他穿上,却不把(这事)告诉他。

(4)、句意:心胸悠然地直达九霄,身体轻快得要飞起来,(好像)悠悠然地忘记了我在天地之间一样。“心悠悠以孤上”“身飘飘而将逝”句式相同,分别写心情和身体感觉;“杳然不复自知在天地间矣”总结上两句心身感受。故断为:心悠悠以孤上/身飘飘而将逝/杳然不复自知在天地间矣。

(5)、⒄卢给事元辅:即卢元辅,官至兵部侍郎、给事中。

(6)、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7)、王安石少年时喜欢和吕公弼(惠穆是他的谥号)、韩绛(献肃是他的谥号)、韩缜兄弟交游,在学府里任职的时候,魏完(字玉汝)曾经和他在寺院里沐浴,暗地准备了一套新衣服,更换了王安石的破衣服,等他洗完了,嘱咐王安石的从人拿新衣服给他,并不告知他。王安石穿上衣服依然以为是他从前的,始终没有看出来。

(8)、顷之 /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 遂团团相衔出

(9)、C.然:都是助词,做副词或形容词后缀,表示……的样子。

(10)、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断句。

(11)、当姬昌回去后,更加勤政爱民,国力一天比一天壮大。他死后,儿子姬发继续加强国力,训练军队。

(12)、⑩矧(shěn):况且。粹冷柔滑:形容泉水清凉和缓。

(13)、A.春冬之时                           B.朝廷从之

(14)、10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文中“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一句意为:邓愈镇抚江西,多次召请他来相见,惊异于他的才华,向皇上推荐。由此可知,他是一个才能卓越的人;“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意为:太祖要授给他官职,他说母亲年老需要赡养,推辞了,于是留在邓愈的将军府中,参与辅佐军事。由此能看出熊鼎是一个孝顺父母,心系家人的人;选文中“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一句意为:松江平民钱鹤皋反叛,邻近地区大为惊扰,熊鼎镇抚他们而恢复平静。由此分析:面对平民反叛,熊鼎从容应对,平定叛乱,说明他是一个遇事不慌、处变不惊、沉着冷静的人;“‘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意为:“‘朝廷广布信用于四方,又因小事派出御史,会失去信用,而且亵渎天威。’皇帝沉默了好久,终于没有派御史去。”分析得出:面对皇上旨意,熊鼎抓住要害,直言不讳陈述弊端,由此可知,他是一个深思熟虑、敢于直谏的人。据此作答即可。

(15)、C.我登上山顶之后,看到前所未见的奇妙景观,内心满足而又愉悦。

(16)、     等到     眼泪    方才     奔驰    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    B    (你)方才告诉我要去远方,去登西边的香炉峰。    B

(17)、——在河北调研指导d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2013年7月11日)

(18)、本题考查对内容的启悟能力。根据选文内容,能有理有据地表述即可。根据“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分析,揭示了作者能做出好作品的捷径。作者之所以能够画出生动的竹子,是因为他多留心身边的事物,多观察、多思考的结果。由此得出启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细心观察,留心身边的一切,才能有所成就。

(19)、(21)长庆三年:指公元823年。长庆,唐穆宗的年号。

(20)、②众人责怪遗金者没有谢意,想让他拿出部分钱酬谢拾金者时,“余金固五十两,彼已匿其又何酬焉?”与其说是遗金者的狡辩,不如说是对拾金者的诬陷,私藏了部分银子的妄言,充分体现了遗金者刁蛮无赖、恩将仇报的嘴脸。

4、王充读书的启示

(1)、用自己的话说说苏为什么会笑?由此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2)、(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

(3)、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刻,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戴?”

(4)、(2)汝金固五十两,今止题四十五两,非汝金矣。

(5)、B.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6)、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

(7)、①无使失所__________        ②安陵君言于王而许之__________

(8)、A.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9)、(注释)①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10)、由“放杖而笑,孰为得失”可知,苏轼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说明苏轼已经看破得失,由“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可知,作者也笑韩愈不能看破得失。同时,“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然而也是笑韩退之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地方钓鱼,却不知道在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可知,作者想到韩退之为钓大鱼想去更远的地方,而在作者看来一切都是因缘机遇,即便是在海边也不见得钓到大鱼,寄寓了作者随遇而安,不刻意追求,乐观豁达面对生活的生活的情怀。

(11)、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12)、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王子猷什么样的个性?

(1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14)、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结合第二段“是游也,余既得其意而快然以自愉,于是叹余向之倦而惑且惧者之几失之,而幸余之不以是而止也”的翻译“这次游玩,我满足了自己的愿望又十分愉悦,于是感叹自己先前因为疲倦、迷惑和惊惧,差点丧失独游北山的快意,庆幸自己没有因为这些原因而止步不前”可知,作者庆幸的是自己能够战胜疲倦、迷惑、恐惧,这份精神上的收获更让作者庆幸,而不是庆幸看到的美景,故D错误,故选D。

(15)、店员奇怪地看着他,说:“孩子,你有那么多钱吗?”

(16)、D.听风声以兴思      不以疾也(《三峡》)

(17)、一天,在路上捡到一封有钱的信封,回到家里打开它,内中写着45两银子。母亲看了大为惊奇,说:“你是一个穷人,每天凭自己能力所得不过才百钱,这是自己的本分。现在突然得到这么多的钱,恐怕不是你的福分(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啊。而且丢失钱的那个人,可能另有自己的主人,可能遭到鞭刑责骂,甚至可能会逼他偿还这笔钱而被逼死。”(母亲)催促他拿着钱回到捡钱的地方等待,刚好丢钱的人到了,于是还给他。

(18)、②有人说:“适逢旱年时,所出泉水能灌溉几十亩地。”

(19)、四月十日夜晚,乐天告白:微之啊微之!我自从到了九江,已经过了三年。身体还算健康,心情很平静。下到家人,庆幸没有什么毛病,这是第一件安适的事。江州气候渐渐凉爽了,当地很少有恶性传染病。至于毒蛇、蚊虫,虽然有但很少。溢江的鱼很鲜,江州的酒极美,这是第二件安适的事。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绝妙第喜爱得不忍离去。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青色的藤萝点缀着篱笆墙,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流水环绕在茅舍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边的水池中。大致如此,不能详尽记述。每次我独自一人前去,常常住满十天,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不仅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信,一定更加忧心盼望,现因此亲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我一条—条地写在后面吧。

(20)、(3)意锐甚:精神振奋。这句话主语是省略的“我”,写的是“我”的精神状态,故在“甚”后面断。

5、王充读书文言文启蒙读本翻译

(1)、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3)、D.“森壁争霞,孤峰限日”这一句化动为静,形象地写出了石门山之高。(答案)

(4)、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翻译句子,把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体现出来,整体流畅。

(5)、周二下午-挑战不可能-无腿勇士夏伯渝第五次挑战珠峰,攀登恐怖冰川,震撼

(6)、(2)句中的“既去(已经离开)、思(思念)、为(称作,称为)”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庐,搭建的草庐;其,代词,指城;过,经过;家,家门;入,进入。

(8)、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①,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②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③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9)、C.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

(10)、   (1)自是日抱就犬   (   )   (2)稍使与之戏   (   )

(11)、A    D    (1)恰巧某位官员到来,打听明白事情的缘由,假装对卖菜的人感到生气,鞭打了他五下(打了他五板子)。

(12)、由“满山短树蒙密,槎材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可看出恒山到处都是荆棘,树木丛生钩挂衣服,可见登顶之不易,但徐霞客却一直坚持攀登,坚持不懈,不惧困难,可见他是一个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踏勘实践之人。

(13)、《弟子规》节目90(最终篇)故事《陶侃励志》

(14)、妲己陷害伯邑考,说伯邑考欺负她。纣王听到大怒,下令把伯邑考“剁成肉酱”泄愤。这时伯邑考的父亲姬昌正在弹琴,忽然琴弦断了一根,心知不妙。果然不久传来消息,伯邑考已经被害死了。

(15)、王充读书非常专心,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又很强,所以只要读上一遍,就能记住书的主要内容,甚至能够背诵某些精彩的章节。但是,家庭穷困,买不起很多书,为了满足如饥似渴的求知欲,王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当时的洛阳街上有不少书铺,王充便决定把书铺当做他的“图书馆”,每天吃过早饭后,他就带上干粮,到书铺里去阅读出售的书籍。不分春夏秋冬,不论晴天雨天,他读了一册又一册书,跑了一家又一家书家书铺。就这样,他终于读遍了诸子百家的重要着作,掌握了书中的基本精神。

(16)、接着附4篇不同类型的课外文言文,供大家实战练习(最末有答案):

(17)、B.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

(18)、(4)王荆公不讲究穿着、饮食,他也没有觉察,而是夹就近的菜吃,不拘小节的人。

(19)、C.日光烛之,璀璨夺目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蒲松龄《狼》)

(20)、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1)、A.余闻之已久(听说)                  B.溯之又西(逆流而上)

(2)、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3)、(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小语同学想要知道“学者诚能八面玲珑”中“诚”的意思,她在《古汉语词典》中查出“诚”的四项释义,她应该选(    )

(5)、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6)、国学经典:《弟子规》02 故事《编蒲抄书》

(7)、(1)予欣然从之(              )        (2)历小巷(              )

(8)、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9)、恰巧某位官员到来,打听明白事情的缘由,假装对卖菜的人感到生气,鞭打了他五下(打了他五板子);又打开装金子的信封,指着其中写的字,对丢金的人说:“你丢掉的钱是五十两,但是信封上只写着四十五两,这不是你的钱。”拿起这个钱给了卖菜的李氏,说:“你没有罪,却受到了我的笞刑,这是我的过错,姑且用这个作为补偿吧,你的母亲所说的不祥的事情,已经被验证了。”叫他拿着钱快点离开,百姓都举手称快。

(10)、根据“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可知,一国之君应施利于民,不可贪利为己。

(11)、10D    1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    1异:选段更突出江水水路曲折、迂回的特点,《三峡》则描写了不同季节水的不同特点。

(12)、(4)句意为:太阳靠近西山,余晖横斜照耀之下。薄:靠近。

(1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4)、(1)靠近 (2)逐渐 (3)更加 (4)经常 (5)明白。

(15)、(3)从这段文字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答案)

(1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17)、B.合抱粗的大树下有一泓泉水,东面不远处,又有一棵小树,树下也有一个小泉。

(18)、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9)、(3)句意为:景睢满脸惊异而退去。色:神情、脸色;

(20)、C.依据文章第一段中“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和“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可知,选项中“他追求好名声”的说法不符合文意。

(1)、①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          ②名之曰活水源

(2)、(点睛)(参考译文)(六年)皇上(汉高祖)已经封赏大功臣二十多人,其余的人日夜争功,不能决定高下,未能进行封赏。皇上在洛阳南宫,从桥上望见一些将领常常坐在沙地上彼此议论。皇上说:“这些人在说什么?”留侯说:“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商议反叛呀。”皇上说:“天下已接近安定,为什么还要谋反呢?”留侯说:“陛下以平民身份起事,靠着这些人取得了天下。现在陛下做了天子,而所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陛下所亲近宠幸的老友,所诛杀的都是一生中仇恨的人。如今军官们计算功劳,认为天下的土地不够一一封赏的,这些人怕陛下不能全部封到,恐怕又被怀疑到平生的过失而至于遭受诛杀,所以就聚在一起图谋造反了。”皇上于是忧心忡忡地说:“这件事该怎么办呢?”留侯说:“皇上平生憎恨,又是群臣都知道的,谁最突出?”皇上说:“雍齿与我有宿怨,曾多次使我受窘受辱。我原想杀掉他,因为他的功劳多,所以不忍心。”留侯说:“现在赶紧先封赏雍齿来给群臣看,群臣见雍齿都被封赏,那么每人对自己能受封就坚信不疑了。”于是皇上便摆设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并紧迫地催促丞相、御史评定功劳,施行封赏。群臣吃过酒后,都高兴地说:“雍齿尚且被封为侯,我们这些人就不担忧了。”

(3)、摄制组认为梳理思路可以更好安排境头的切换。联系全文,补充这张瀑布观察图。

(4)、D.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

(5)、(1)山树作屋顶,岩石作屏风,云从栋上生,水与台阶平。

(6)、D    B    (1)见到他的人大多惴惴不安,甚至吓出冷汗而写不成一个字。

(7)、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

(8)、(注释)①用事:旧称当权。②景睢:楚国大夫。③江乙:魏国人,有智谋,后在楚国做官。④云梦:古泽薮名,指楚国云梦泽。⑤入之数:收入的赋税数额。

(9)、B.请以云梦之田贷之耕以食    乃以与人而为恩乎

(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思均相同的一项是(   )

(11)、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④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喷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⑤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

(12)、从文中“性刚果”可知,他性情刚毅果敢。“鸦片战争爆发,钱金玉中止休假,立即收拾行装奔赴战场”可以看出其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由“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可知,他忠于职守且与士卒同甘共苦。由“钱金玉浴血奋战几个小时,左臂中了三弹,仍然没有后退一步,直至牺牲”表现其英勇顽强,舍身取义。由“其近卒泣陈:‘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可知,他身边的士兵劝他为老母要保全性命,钱金玉却说拿了国家俸禄就不能在国家有难时逃避,由此可以看出其有气节、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