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唐诗宋词三百首视频精辟141条

时间:2024-07-19 12:03:11 句子

经典唐诗宋词三百首赏析

1、唐诗300首宋词

(1)、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2)、答:写景集中在上阕:风光好总起,生机勃勃表现得颇为传神,为下阕抒情铺垫,设定情景蓄势。

(3)、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4)、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5)、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荡”,实写。具体描绘出嬉戏场面的欢娱,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7)、①填空:以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咏史诗”等等,这两首诗属于边塞诗。两首诗都写了乐曲声和月色,借以抒发戍边者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

(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9)、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10)、答:一语双关,既写自然景象,又写作者的心境。或答为“情景交融(以景寓情、虚实结合)既写自然景象,又写作者的心境。”意思对即可。

(11)、答:“意万重”即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同意。“见秋风”引起“作家书”之念,“作家书”引起“意万重”,正因为“意万重”,所以在家书中“说不尽”,怕“说不尽”方才临发又开封。可见,诗中一切内容都是由“意万重”引发的。

(12)、B(不超过40字)B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1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4)、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载,一般开。

(15)、下片头三句写渔父在潮生时出去打鱼,在潮平时系缆,在潮落时归家。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相适应,并无分外之求,不象世俗中人那样沽名钓誉,利令智昏。最后两句承上片钓台两句,说严光还不免有求名之心,这从他披羊裘垂钓上可看出来。宋人有一首咏严光的诗说:一着羊裘便有心,虚名留得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也是说严光虽拒绝光武征召,但还有求名心。陆游因此觉得:无名的渔父比严光还要清高。

(16)、答:“比”的手法。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等。

(17)、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是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的“折柳”寓意是什么?

(18)、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9)、鉴赏: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20)、古往今来的所有诗歌,可分两大类,即抒情诗,叙事诗。抒情诗抒情,自不必说;叙事诗为啥?如果对其事无动于衷,谁会叙事?譬如写景诗,你为啥写那景色?因为你感动,便描写赞美。所以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与之相类,所有叙事诗也都是抒发情感。一个“情”字,包括了所有诗歌内容。

2、经典唐诗宋词三百首视频

(1)、惟其如此,古人创作时,悲苦愁思内容的比重就特别多,孙洙选诗自然也不例外。所以用“情愁”概括形容《唐诗三百首》是出于自然,符合实际。

(2)、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韩愈《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

(3)、下片写此人与友人在船中宴饮的情形,并抒写了此人当时的情怀,别有意趣。

(4)、①这首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同一时期,但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不同。作者笔下的“江村”环境特点是幽静这从第一联中就可以看出;第二三联先描写眼前的景物,又撷取了家庭生活的两幅画面,从中表现了诗人经过漂泊后,获昨暂时的安定生活时愉悦闲适的心境。这首诗对仗工整、音调和谐,语言的突出特点是自然清新质朴。

(5)、注:这首词是作者元直五年(1082)九月在黄州(今涛北黄冈)谪所所作。

(6)、词的下片转而写游子思归,表现了游子理智与感情发生冲突复杂的内心体验。“也拟待、却回征辔”,至此可以知奈,这位薄衾小枕不情眠的人,离开他所爱的人没有多久,可能是早晨才分手,便为“别离滋味”所苦了。此刻当他无论如何都难遣离情的时候,心里不由得涌起另一个念头:唉,不如掉转马头回去吧。“也拟待”,这是万般无奈后的心理活动。可是,“又争奈、已情行计”意思是说,已经踏上征程,又怎么能再返回原地呢?归又归不得,行又不愿行,结果仍只好“万种思量,多方开解”,但出路自然找不到,便只能“寂寞厌厌地”,百无聊赖地过下去了。最后两句“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包含着多么沉挚的感情:我对你一生一世也不会忘记,但看来事情只能如此,也只应如此,睡如此,却仍不能相见,那么必然是“负你千行泪”了。这一句恰到好处地总结了全词彼此相思的意脉,突出了以“我”为中心的怀人主旨。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8)、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xiàn)。

(9)、答:李诗豁达(旷达,乐观),王诗离愁中带洒脱(只答“离愁”“洒脱”“伤感”亦可)

(10)、(1)这首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11)、鉴赏:这是一首言简意赅的讽喻诗,诗人借养蚕妇女的所见所感,把养蚕人衣不蔽体,不养蚕人却穿着满身绸缎加以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遭到剥削掠夺的不合理现象。

(12)、答:“出”,实中有虚,表现嬉戏者在绿杨楼外忽现忽隐的情景,使词意蕴深长,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联想。

(13)、陆游这首词表面上是写渔父,实际上是作者自己咏怀之作。他写渔父的生活与心情,正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情。

(14)、这首诗是诗人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简析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6)、从读者角度来看,最动人的情感就是愁思悲苦,最讨厌反感的就是自鸣得意。所以韩愈评价:“夫和平之音淡薄,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词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荆潭唱和诗序)。

(17)、结合整首作品,谈谈这首词在写景方面的妙处。

(18)、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9)、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3、经典唐诗宋词三百首306

(1)、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2)、①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

(3)、答:“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4)、①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七言绝句(或绝句),押的韵是ā。

(5)、注:元九:元稹,白居易的挚友。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江州途中,而元稹已于5个月前贬通州。

(6)、(2)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7)、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

(8)、②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9)、答:(要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反衬或以虚写实。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

(10)、(1)这首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1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12)、①作者因何而醉?试结合全词分析其思想原因。

(13)、①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

(14)、答:“意万重”即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同意。“见秋风”引起“作家书”之念,“作家书”引起“意万重”,正因为“意万重”,所以在家书中“说不尽”,怕“说不尽”方才临发又开封。可见,诗中一切内容都是由“意万重”引发的。

(15)、(2)“边烽不过秦”上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答案不得超过35个字。

(16)、①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

(17)、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保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8)、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燕子”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

(19)、答: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用“铺”准确、形象。运用“铺”字,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

(20)、②“多病所需唯药物”一句,有的版本也作“但有故人供禄米”,你认为哪一句更好?请简述理由。(略)

4、经典唐诗宋词三百首及意思

(1)、(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曾说,这首诗通篇充满了“寒意”,句句使用迭字的艺术显示了威力,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内亲近大自然的乐趣。问

(4)、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5)、陆游另有一首《鹊桥仙》词: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也是写渔父的。它上片所写的大概是他四十八岁那一年在汉中的军旅生活。而这首词可能是作者在王炎幕府经略中原事业夭折以后,回到山阴故乡时作的。两首词同调、同韵,都是写他自己晚年英雄失志的感慨,决不是张志和《渔父》那种恬淡、闲适的隐士心情。读这道词时,应该注意他这个创作背景和创作心情。经典诵读宋词原文及赏析篇5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6)、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7)、“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

(8)、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金缕衣》)

(9)、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李商隐《无题》)

(10)、南宋人李壁评此诗说:“《古乐府》‘庭前一树梅,寒多不觉开。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荆公(王安石)略转换耳,或偶同也。”其言下之意,是说王安石的诗有抄袭这首乐府诗的可能。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评析。

(11)、①填空:以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咏史诗”等等,这两首诗属于边塞诗。两首诗都写了乐曲声和月色,借以抒发戍边者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

(12)、这首诗前三句连用“灯”字,创设出“灯前读诗”、“诗尽灯残”“灭灯暗坐”三个意象。这样写创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13)、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写,写出夏夜的山村风光。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年丰收的喜悦。经典诵读宋词原文及赏析篇2《千秋岁》

(14)、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画;而“一片伤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

(15)、⑹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漫,随意,一作谩。

(16)、答: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

(17)、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18)、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19)、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20)、⑷缫车:抽丝之具。缫,一作缲,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5、唐诗宋词三百首最经典

(1)、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3)、答:同意。“杳杳”言路深幽远,渲染了“寒”的气氛,“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给人以空旷寂寞之感;“啾啾”状鸟叫之声,以有声写无声;“淅淅”以风声描风的动态之感,从声音上渲染环境的肃杀;“纷纷”绘雪飞舞之状,从视觉上表现环境的肃杀;“朝朝、岁岁”从时间上点染寒意之久。这些迭字从不同角度运力,共同完成了整首诗寒冷氛围的营造工作。

(4)、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5)、⑸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汉书.食货志》有贫民常衣牛马之衣的话。

(6)、答:借托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

(7)、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借问梅花②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8)、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9)、A(不超过40字)A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

(10)、(1)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11)、“绿杨楼外出秋千”一句写出了人的活动,有人认为,“出”字用得好,有人认为这里用“荡”好,你赞成哪种说法?为什么?

(12)、下片写此人与友人在船中宴饮的情形,并抒写了此人当时的情怀,别有意趣。

(13)、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14)、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的什么手法表现的?

(15)、黄叔灿《唐诗笺注》说:“‘画不成’三字,是‘伤心’二字这神。

(16)、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燕子”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

(17)、答:同意。本诗以燕子为歌咏对象,实际上句句关着自己的茫茫身世,这样借燕言情,借燕抒怀,表达了凄楚悲怆之感。

(18)、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9)、答:"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般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20)、答: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上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答案应包括三个方面:(1)读出了什么?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表达对往昔繁华的眷恋、怀念、思念,;极尽故国的繁华热闹,

(1)、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的什么手法表现的?

(2)、答:“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折柳”这首

(3)、结合整首作品,谈谈这首词在写景方面的妙处。

(4)、这首诗前三句连用“灯”字,创设出“灯前读诗”、“诗尽灯残”“灭灯暗坐”三个意象。这样写创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5)、分析这首词在表现“江南好”这一主题时的艺术特点。

(6)、l 首推《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这两个集子相对全面的,基本上有影响的诗人和诗词都在其中。

(7)、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绪。

(8)、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

(10)、①历代文人为了抒“悲秋之情”,常借助那些事物(景物)?

(11)、诗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1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13)、答: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14)、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15)、答: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16)、(注)南山,即庐山,当时是佛教、道教云集的胜地。

(17)、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

(1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9)、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20)、问: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是曾说,“意万重”一词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意万重”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1)、答:诗中有画,绘形绘色;动静结合,情景结合。

(2)、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是渔父的生活环境。家在钓台西住,这里借用了严光不应汉光武的征召,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的富春江上……的典故。以此来喻渔父的心情近似严光。上片结句说,渔父虽以卖鱼为生,但是他远远地避开争利的市场。卖鱼还生怕走近城门,当然就更不肯向红尘深处追逐名利了。以此来表现渔父并不热衷于追逐名利,只求悠闲、自在。

(3)、“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

(4)、②“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5)、(1)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从内容看,都是写送别,从抒情手法看,李诗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可);王诗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6)、答:刘诗中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直上,矫健凌厉,体现了激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8)、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11)、(1)从两诗的内容上看,A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B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12)、答:一语双关,既写自然景象,又写作者的心境。或答为“情景交融(以景寓情、虚实结合)既写自然景象,又写作者的心境。”意思对即可。

(13)、如果要读关于唐诗宋词的书籍,是有许多的书籍可以选择的。

(14)、这首诗是诗人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简析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5)、(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16)、有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

(17)、②本诗作者借助“排云之鹤”,来表达对秋的迥异态度。请写出你对本诗中“鹤”的形象和体现的人生态度的简要理解。(50字左右)

(18)、(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不超过60个字。

(19)、整首词的意思简洁明了,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20)、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1)、(2)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