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古诗文网精辟142条

时间:2024-07-01 17:05:26 句子

孟子全文古诗文网

1、孟子全文原文

(1)、(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51)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5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4)、诗词丨她在曹操的心上,曹丕的床上,曹植的笔上,这个比貂婵还美的女人,活成了三国最大的悲剧

(5)、(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17)仁则荣,不仁则辱。

(6)、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7)、发于声:言语上有抒发,意为言语愤激。赵岐《孟子注》:“若甯戚商歌,桓公异之。”甯戚,春秋时卫国人。家贫,为人挽车。至齐,喂牛于车下,齐桓公夜出迎客,甯戚见之,疾击其牛角而商歌。歌曰:“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齐桓公召与语,悦之,以为大夫。

(8)、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9)、拂(bì)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

(10)、孟子:(前31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孔子之孙孔jí的再传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提出“仁政”“王道”“民贵君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亲亲长长”

(11)、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12)、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城市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13)、(55)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4)、(47)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4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5)、孟子说:“(假如)司法官不能管理好他的下属,那么对他怎么办?”齐宣王说:“罢免他。”孟子说:“一个国家没有治理好,那么对。孟子的诗句有哪些孟子的诗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6)、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17)、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18)、胶鬲从鱼盐贩中被选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

(19)、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20)、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2、孟子 古诗文网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2)、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3)、今天,诗词君要分享《孟子》最经典的的二十句话,影响了中国人千年,学会孟子的处世智慧,一生做个明白人。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供掸垛赶艹非讹石番将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6)、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的原因。

(7)、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这一点,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8)、(4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44)养心莫善于寡欲。

(9)、百里奚(xī):又作百里傒。本为虞国大夫。晋国灭虞国,百里奚与虞国国君一起被俘至晋国。晋国嫁女于秦,百里奚被当作媵臣陪嫁到秦国。百里奚逃往楚国,行至宛(今河南南阳),为楚国边界之鄙人所执。秦穆公闻其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于是与之。时百里奚年已七十余,至秦,秦穆公亲释其囚,与语国事三日,大悦。授以国政,号称“五羖大夫”。史称秦穆公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政,“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事迹见于《史记·秦本纪》。

(10)、(13)女家:这里指夫家。女,同“汝”,你。

(11)、最好的东西,不会都属于你,舍掉其中一个,才能得到另外一个。选择,是人生的必行之路。

(12)、⑴梁襄王:即魏襄王,名嗣(一说名赫),魏惠王的儿子,前318一前296年在位,襄是他死后的谥号.此处所说的事,当在襄王继位后不久.

(13)、“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

(14)、“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15)、(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6)、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明·方孝孺

(17)、舜从田间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

(18)、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明·方孝孺

(19)、“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20)、孟子则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国君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3、《孟子》原文及译文下载

(1)、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2)、   教育部于2018年1月16日发布了2017年新课标,也已于2018年秋季在全国实施这份新课标。新课标的热点之一是将原来的14篇必背古诗文增加至72篇。这份新课标在未来10至15年内,对中小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学业乃至今后就业都会有较好、较大的影响。

(3)、一箪(28)食,一豆(29)羹,得之则(30)生,弗(31)得(32)则死。呼尔(33)而与之行道之人(35)弗受;蹴(36)尔而(37)与之,乞人不屑(38)也。万钟(39)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40)焉!为宫室(41)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43)得我(44)与(45)?乡(46)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47)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48)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 

(4)、《孟子》对中国文化史的影响可谓至深至著,尤其在独立人格塑造和士人气节培养方面,恐无其他经典可与之相比。唐宋以来,便有学者指出,“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孟氏醇乎其醇也”。“孟子有功于道,为万世师。”故作为中国人,都应该认真读读《孟子》。

(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6)、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而后喻: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知晓,明白。

(8)、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

(9)、在孟子看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而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却见利忘义。文章第三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会上确实存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有人不问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万钟俸禄呢,万钟俸禄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住房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因为给了所认识的穷朋友以好处而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吗?华丽的住房也好,妻妾的侍奉也好,朋友的感激也好,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孟子警告说:“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可耻之事应该罢休了。

(10)、诚是天赋予人的本性;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准则。一个人做到至诚而不能使人们感动,是从未有过的事;同样,缺乏诚信的人是无法感动别人的。

(11)、(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2)、天下未平虽我事,己身已枉更何为。后来谁是闻风者,当世何尝不召师。

(13)、(5)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1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15)、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6)、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武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17)、《孟子·尽心上》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所著。

(18)、(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9)、(3)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

(2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要有远见,不要做个井底之蛙,认为自己知道的就是全部,人们需要知道更多外面的世界。

4、孟子古文原文翻译

(1)、知是为儿日,三迁感母慈。《读孟子》年代:宋作者:曾巩千载士推无此拟,一编吾喜窃窥观。

(2)、这篇文章写孟子同梁惠王的谈话。当时各国为了要增产粮食和扩充兵员,都苦于劳动力不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邻国争夺百姓,采取了自以为“尽心”的措施,可是目的并没有达到。孟子抓住了这个矛盾,指出梁惠王的“尽心”并不能使百姓归顺,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国的根本办法。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3)、(19)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由,遵循。

(4)、⑶卒:通"猝",突然.熹《集往》概括以上描述梁襄王形态的语句云:"盖容貌辞气乃德之符,其外如此,则其中之所存者可知."

(5)、管夷吾:管仲,颍上(今河南许昌)人,家贫困。辅佐齐国公子纠,公子纠未能即位,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知其贤,释其囚,用以为相,尊称之为仲父。《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6)、能抵住诱惑,捱得住贫穷,不畏惧强权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这是衡量一个人品行人格的标准。

(7)、仗恃实力来使人服从的,不能让人心悦诚服,只是因为他本身实力不够的缘故,依靠道德使人家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诚服。

(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所以,要勤学上进,常常给自己充电。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0)、总想着教导别人的人,不容易发现人家的长处,不容易发现自己的短处。

(11)、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12)、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3)、孟子说:“(假如)司法官不能管理好他的下属,那么对他怎么办?”齐宣王说:“罢免他。”孟子说:“一个国家没有治理好,那么对他。孟子之文化经典想问什么?

(14)、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

(15)、诗词丨李煜最悲伤的一首词,道尽人间悲欢,催人泪下

(16)、⑼浡(bó博)然:朱熹《集注》云:"兴起貌."

(17)、本文探讨“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

(18)、(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38)人皆可以为尧舜。

(19)、译文: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20)、想要面面俱到,结果只能面面俱失。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最后只会碌碌无为。

5、孟子原文及注释译文

(1)、(4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44)养心莫善于寡欲。

(2)、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3)、(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4)、(45)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现了一种以退为进谋略。不管在哪个国家,政治,经济上都常有这样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6)、虽然有千辛万苦、千难万阻,哪怕我只是莹虫之光,结局是粉身碎骨,身败名裂,依然在所不辞、初心不改。

(7)、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8)、(4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4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9)、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来自敌国的忧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10)、译文: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

(11)、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12)、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13)、(55)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5)、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恶廉耻之心)。

(16)、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7)、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8)、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使国防巩固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19)、《孟子》一书,成于战国,位列诸子,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20)、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孔伋,是孔子的孙子)的门人(门人指学习于某人的弟子)。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2)、人活着,就应该坦坦荡荡,明明白白,无所愧疚。

(3)、今天简单点说说个人观念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老是无法提交,一删再删,没办法)

(4)、(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5)、(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6)、阅遍纷纭终淡然,披尽黄沙始到金——工作室迎接市中期评估小记

(7)、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这个国家时常有灭亡(的危险)。这样人们就会明白在忧患中得以生存,在安乐中衰亡。

(8)、(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9)、(4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4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0)、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11)、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然而不能取胜(的原因),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的原因。

(12)、红水东流 化湛情深——大化高级中学莅湛回访交流记略

(13)、提出并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并深入分析施行仁政对国君的重要意义。

(14)、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5)、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16)、(14)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1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8)、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19)、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20)、由人及国,论述经受磨炼的益处及缺少磨炼的危害,并提出中心论点。

(1)、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53)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5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3)、(他见了我之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

(4)、这是一位即将去养老院的老人写的,很现实,值得人们深思!

(5)、品读经典,书香育人——梁冬青老师赴融水开展教育扶贫工作

(6)、尊重贤能,让他们在其位谋其职,那么天下有才能的人都愿意为这个朝代效力。

(7)、(49)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50)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8)、译文: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9)、(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0)、“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1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12)、解释: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13)、有的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臧克家

(1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15)、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6)、(34)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黔(qián)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

(17)、运用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18)、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仰望着他了。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呢?”

(19)、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2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1)、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    在这72篇古诗文中,《论语》的比重比较大,也选了《孟子》的章节,以及老子《道德经》里的八章、《礼运大同篇》、《庄子》等文章作为必读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