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七字经语精辟103条

时间:2024-06-30 20:06:55 感悟

七字佛经名句

1、佛七字诗句大全集

(1)、死是极大苦,谁能不畏之。但当自观身,云何食他肉。

(2)、淫人妻女笑呵呵,妻女人淫意若何,不欲人淫妻女报,急将淫念立消磨。

(3)、当我痛苦的站在你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也不能说我两手空空。海子

(4)、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5)、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6)、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佛经中的经典句子您好

(7)、有业亦有果无作业果者此第一甚深是法佛所说虽空亦不断相续亦不常罪福亦不失是法佛所说

(8)、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大方广佛华严经》

(9)、“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叭咪”,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暇。

(10)、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11)、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看看他为何领先,学习他的做法。忙碌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呆板的人只会投机取巧。优柔寡断的人,即使做了决定,也不能贯彻到底。善意需要适当的行动表达。佛经中的经典语录佛经中的经典语录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心有住,(经典语录)则为非住。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所作福德,不应贪着。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经典语录摘抄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卢思浩

(12)、不要忽视小节,宇宙由原子构成。得到帮助最好的方式是开始帮助别人。

(13)、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14)、本来我要用这10元钱念书,当个医生、律师,但为了世界和平唉!

(15)、爱情中,最难办的命题就是这两个,爱我的人我不爱和我爱的人不爱我。左右为难之间,往往伤害了三个人。

(16)、一切五欲悉无常如水聚沫性虚伪诸有如梦如阳艳亦如浮云水中月

(17)、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来时还得快。室中自有代还人,汝欲赖时她不赖。

(1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9)、茶很香,太阳很好。爬进寺庙,铺在石头砌成的地板上,白花花的,像浪。蔡崇达

(20)、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2、佛教七字经语

(1)、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2)、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是生命的根源,根据佛教的“十二因缘”说明,人因为有情爱,所以轮回生死;人因为有情感,因此称为“有情众生”。

(3)、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5)、其实给别人幸福,被别人需要着,是一件能给自己带来很大满足与快乐的事情,至少我会很享受别人对自己的依恋,也同时依恋着别人,这是我与外部世界对话的方式,也愿意相信这样活着才算是完整而纯粹的人生吧。

(6)、2念佛即是无上大利功德,则一切咒语即诸行门,皆是有上小利功德。故有智之人,当舍有上小利之余行,而专念无上大利之六字洪名。

(7)、你不能让所有的人喜欢你,却能减少别人讨厌你的原因。与人协商而不产生摩擦,是有待学习的一大课题。

(8)、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9)、此咒含有诸佛无尽的加持与慈悲,是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声显现,六字大明咒是“嗡啊吽”三字的扩展,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

(10)、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缘是无尽的思念。而我,傲立于沙漠中静静的看着它缘起缘灭。

(11)、或毁他节行。而妻女酬偿。或污彼声名。而子孙受报。绝嗣之坟墓,无非轻薄狂生;妓女之祖宗,尽是贪花浪子。当富则玉楼削籍。应贵则金榜除名。笞杖徒流大辟。生遭五等之诛。地狱饿鬼畜生。没受三途之罪。从前恩爱。到此成空。--《欲海回狂》

(12)、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13)、1具足信愿行,这个人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14)、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15)、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16)、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17)、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大乘起信论》

(18)、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弥陀要解》

(19)、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20)、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大方广佛华严经》

3、七字佛经名句大全

(1)、设于无数劫,财宝施于佛,不知佛实相,此亦不名施。--《大方广佛华严经》

(2)、如果你想要更上一层楼,就为别人提供超出预期更多更好的服务。每一次都尽力超越上次的表现,很快你就会超越周围的人。

(3)、比起那些用大嗓门企图压制世界的人,让全世界都安静下来听你小声说话的人更可畏。

(4)、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5)、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他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意志。

(6)、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楞严经》

(7)、当面对自己心爱的人,不管身在何处,也如沐春风。记得天龙八部里,西夏选驸马。当问到:平生之中,在什么地方最逍遥快乐?段誉答到:枯井底,污泥处。为什么呢?因为他在那里得到了真爱!

(8)、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佛语经典语录

(9)、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10)、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1)、這是講什麼話?微塵不完全是灰塵,我們先叫它灰塵來講,如來說一切的微塵非微塵;我說沒有灰塵,不是灰塵,姑且叫它做灰塵。佛說這裡告訴你,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世界,姑且叫它做世界。你說這講的是什麼啊?怪不得儒家認為金剛經不能看,不曉得講些什麼,般若波羅密,即非般若波羅密。三千大千世界,又非三千大千世界。你說了沒有?我沒有說。不曉得搞些什麼!「微塵」是佛學裡的名辭,微塵又叫「外色塵」,過去佛經所講的外色塵,等於現在說電子、核子、原子之類。除了外色塵,還有內色塵,內色塵厲害極了,學佛的人假使唸佛唸到一心不亂,或者修觀想的人,觀成功了,心物一元,可以變成另外一個人站在前面。人家還可以看得到,也能說話,也能作事,這就是一切唯心所造,這是內色塵的力量把它發出來的。當然,現在世界上很少有人證到這個道理,但是這是絕對的真理,是可以證到的,也就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現在佛說的這個外色塵的微塵,再分析下去,又分成七分,就是色、聲、香、味、觸、法、空。所以啊!過去兩千年來的佛學很難講,大部分的佛學家和大法師們,說到這裡就不說了,因為無法講。現在科學昌明了,勉強還可以解釋一下,這些,佛在兩千多年前,就知道了。核子、原子,爆發了,完全空,空了以後能夠發光,能夠震動聲音,能夠死人。所以原子一爆炸,那個空的力量一過來,人都變形了,原子塵沾到的不死也醫不好了。原子、核子最後分成空,所以微塵分七分,色、聲、香、味、觸,法、空。換句話說,佛告訴你,這個世界一個一個灰塵,一粒一粒灰塵,一個分子一個分子,組合攏來,構成了一個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爛了,分析了,本來就是空的,沒有世界的存在,也沒有微塵的存在,一切本空,這個物質世界的空,同般若波羅密,智慧、心念最後的空是會合的,是心物一元。

(12)、10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3)、你每天晚上都去十一街区的超市买点东西吃,你烦闷的时候都会去十三街区的小酒吧喝点东西。

(14)、你听着我今天认真地跟你说一次,你过去就算杀人放火,我还照样喜欢你。可你,别骗我。

(15)、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16)、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全经260字,短小精悍博大精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里的“色”和大家平常想的是两个概念,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大概就是指物质的表象!

(17)、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18)、1许多念佛同修问我:‘什么叫功夫成片?’这就叫功夫成片,真的成片了。‘财色名食睡’摆在面前,确实不动心,不被它所转,不受它影响,功夫才叫得力。功夫得力,就肯定能往生,你往生就有把握。这个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功夫,是念佛人起码的功夫,最低的功夫。

(19)、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20)、2持名念佛是《观无量寿佛经》里头第十六观。度什么众生?五逆十恶,临命终时一念十念都能够往生,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圆证三不退。这还有什么话说?圆证三不退就是成佛。要不是成佛,三不退怎么能圆证?我们在前面说过,小乘初果开始证「位不退」;这大乘,就是四果罗汉回小向大,如果拿圆教来讲,七信位的菩萨证「行不退」,第二种不退;明心见性,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才能证得「念不退」,但是刚刚证得,没有圆满。圆满的三不退是谁?是圆教的等觉菩萨,像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弥勒之流的,他们才是圆证三不退。所以这功德就不可思议,为什么?你看看他不要修三大阿僧只劫,他不要经历那么多阶级,那么多的位次,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再到等觉,他不用经历,他从凡夫一下就跳到那么高,又是一刹那之间十念一念就得到了,这不可思议。真的,菩萨都想不通,这是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在净土三经里头细讲,给我们讲这个道理。所以这个是不可思议功德。所以十方诸佛没有不赞叹的,没有不弘扬的,诸位要知道。

4、七个字佛经

(1)、1阿弥陀佛最方便,不费功夫不费钱。若能一念不间断,何愁不到法王前。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六祖慧能

(3)、30被恨的人,是没有痛苦的,去恨的人,却是伤痕累累。

(4)、2病从哪里来的?心想生。念头不清净是疾病的根源,胡思乱想,生理组织排列发生了障碍。心要清净,一个妄念都没有,我们现在这个身体就是金刚不坏身,为什么?里面组织排列一切正常,一丝毫障碍都没有,他怎么会生病呢?

(5)、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6)、1是故十方世界,一切有情,闻信其名号功德,即时入正定位,生清净安乐佛国。是故有情之类,纵令在人中,以宿报故:或聋盲喑哑,愚痴狂恶,以其佛光明名号因缘,皆得解脱。或在三途勤苦之中,受苦无间。以其佛光明名号因缘,皆蒙解脱。闻其光明名号,若信受、若称名,即时除无量无数劫生死之罪。1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7)、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8)、路越艰,阻越大,险越多,只要走过去了,人生就会更精彩。

(9)、菩萨摩诃萨在家宅中,与妻子俱,未曾暂舍菩提之心,正念思维萨婆若境,自度度彼,令得究竟。以善方便,化己眷属,令入菩萨智,令成熟解脱。虽与同止,心无所著。以本大悲,处于居家。以慈心故,随顺妻子。于菩萨清净道,无所障碍。菩萨虽在居家,作诸事业,未曾暂舍一切智心。--《大方广佛华严经》

(10)、1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疾病以减食为药汤。

(11)、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佛语经典语录

(12)、有时候在云层中穿梭,看不见外面的风云变幻。安东尼

(13)、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佛家认为“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

(14)、3三点如星布,弯勾似月牙,披毛从此起,作佛也由它。

(15)、兰若:寺庙,佛语:寂静处。意为寂净无苦恼烦乱之处。

(16)、我把你给我的曾经,往最深的永远延续。卢思浩

(17)、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18)、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19)、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着,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20)、1佛告阿难。汝见有人驱放群牛不。唯然见之。佛告阿难。此屠家群牛。本有千头。屠儿日日遣人出城。求好水草养令肥长。择取肥者日牵杀之。杀之死者过半而余者不觉。方相抵粗跳腾鸣吼。伤其无智故说偈耳。佛语阿难。何但此牛。世人亦尔。计于吾我不知非常。饕餮五欲养育其身。快心极意更相残贼。无常宿对卒至无期。曚曚不觉何异于此也。

5、七字佛家经典禅语

(1)、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设满恒沙刹 珍妙庄严具 奉献诸如来  及欢喜顶戴

(3)、这个世界不是单为我一个人而存在的,没有道理要求这个世界处处为我显现出周到与温馨。

(4)、1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5)、世间犹如万花筒形形色色总是空悟得本来无一物莫教六贼日相攻

(6)、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7)、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8)、文殊当知,愚痴众生,不觉不知,寿命短薄,如石火光,如水上泡,如电光出,云何于中不惊不惧,云何于中广贪财利,云何于中耽淫嗜酒,云何于中生嫉妒心。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诸佛菩萨能到彼岸,凡夫众生定当沦没。无常杀鬼来无时节,纵有无量无边金银财宝,情求赎命,无有是处。众生当知,须观此身而生念言,是身如四毒蛇,常为无量诸虫之所唼食,是身臭秽,贪欲狱缚,是身可恶,犹如死狗,是身不净,九孔常流,是身如城,罗刹处内,是身不久,当为乌鹊饿狗之所食啖,须舍秽身,求菩提心。当观此身,舍命之时,白汗流出,两手横空,楚痛难忍,命根尽时,一日二日至于五日,膨胀青瘀,脓汗流出,父母妻子而不喜见,乃至身骨散在于地,脚骨异处,膞骨胫骨、腰骨肋骨、脊骨顶骨髑髅各各异处,身肉肠胃、肝肾肺脏为诸虫薮,云何于中横生有我,生存之时,金银财宝,钱财库藏,何关我事?--《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9)、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10)、1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11)、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12)、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看看他为何领先,学习他的做法。忙碌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呆板的人只会投机取巧。优柔寡断的人,即使做了决定,也不能贯彻到底。善意需要适当的行动表达。佛教经典语录_大慈大悲佛经句子摘抄佛教经典语录_大慈大悲佛经句子摘抄

(13)、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14)、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佛语经典语录

(15)、人寿遥期到百年,到来鸡犬亦欢然。忍心满座称觞客,饮血茹毛不一怜。

(16)、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17)、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18)、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19)、这句偈语法义很简单,就是一切法因缘而有,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众生因为集聚烦恼的因缘,从而享受烦恼的心境,圣贤因为集聚道品的因缘,从而享受烦恼灭尽的极乐心境。佛陀又细细开解了十二因缘法,讲述了生命从生到死,如何聚集烦恼,造业受业随业流转的全过程。

(20)、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1)、那边那个穿得像母鸡一样的疯婆子就是顾里,旁边那个摔的四仰八叉的是她的男朋友。

(2)、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3)、拥有美丽的容颜的女人,总是会获得众多的青睐!可是再美丽的女人,依然会有苍老的一天!当你老去以后,曾经的一切是否依然?原来当美丽凋谢的时候,一切才回归本来面目!一切的风光与繁华,甜言与蜜语也只是过眼云烟。女人,找个真正爱你的人,拥被入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