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72段亨利梭罗简介

时间:2023-11-03 20:13:05 感悟

亨利梭罗简介

1、小木屋虽然不大,但四周开了七八个窗户,而且,没有一个窗户上是装了窗帘的。很显然,他是要让自己的木屋成为自然的一部分:阳光穿透树叶照进丛林,也照进他的木屋;不管是下雨还是飘雪,自然都离他很近。亨利告诉我:“我是希望建一个房子,可以在那里安心读书、写作、吃饭、睡觉、弹钢琴;当然,我也不是要与外界隔绝。事实上,我所理想的房子应该是自然的延伸,应该有‘户外感’,应该是一个能让风雨交响的地方,一个能让所有的光照进来的地方。”他的这个选择与梭罗十分相似。我们对梭罗有一个误解,认为他是一个“离群索居”的人;其实,梭罗是一个相当社会化的人,就是住在瓦尔登湖边的小木屋里的那两年,他还是经常到康科德镇上去,经常与社会各界发生关系。而我的朋友亨利,虽然他住进了丛林,住进了木屋,但他并不是一个当代鲁滨逊,他在学校里担任教职。选择入住山林,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是他的自然观的外在流露。总之,亨利的小木屋成为基恩市郊外独特的一“景”。新英格兰地区的诗人都知道,亨利是一位“住在小木屋里的诗人”。(亨利梭罗简介)。

2、——(美)《环境主义者书架》《瓦尔登湖》一书有五种读法:①作为一部自然与人的心灵探索之书;②作为一部自力更生过简单生活的指南;③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④作为一部纯文学名著;⑤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3、当你过于注意细节的时候,却是在一点一滴地浪费你的人生。倘若真心地做事,约莫用你的双手就够了。如果还嫌不足,无妨再加上你的双足,便会能做成了。一切要简化!简化!再简化!

4、1843年出版《步向瓦修赛特》与《冬日的散步》;於纽约州的史塔腾担任爱默生子女家教。

5、这期间,梭罗患上了肺结核症,健康明显地变坏。虽然去明尼苏达作了一次医疗性的旅行,但病情并无好转。他自知已不久人世了。在最后的两年里,他平静地整理日记手稿,从中选出一些段落来写成文章,发表在《大西洋月刊》上。他平静安详地结束了他的一生,死于1862年5月6日,未满四十五岁。

6、我见过潘诺勃斯各特河上的印第安人,他们就在这个镇上,住在很薄的棉布帐篷里,周围的积雪堆了近一尺深,我想他们会很高兴让雪再深一些,好给他们挡风。

7、利的小木屋就在这丛林深处,他不出来带路,我们肯定找不到。

8、结庐而居于辟野,似是在呼应大自然的召唤,寻找内心深处的自留地,以及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在这两年多时间里,梭罗离群索居,基本上与外界隔绝。他自己劳作耕种,不与外界发生任何关系,他从不纳税,拒绝任何政府行为。除了必须的比如农事和砍柴,他的剩余时间就用来观察自然,思考问题。两年后,他终于又回到了文明世界。然后把在大自然里采撷的诗篇,化成至纯至清的泉水,流淌到只有灵魂才能触及的深处。

9、他于1845年春天,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建起一座木屋,过起自耕自食的生活,并在那里写下了著名的《瓦尔登湖》一书。

10、首先应该看到,建一所这样的房子最多只需一两天,且几个小时就可以拆掉。每家都有这样一座房子或一个小房间。

11、更加传奇的是,亨利不仅跟梭罗(HenryDavidThoreau)同名,都叫“亨利”,而且还是梭罗的忠实“信徒”。1845年,亨利·戴维·梭罗在瓦尔登湖边为自己建造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小木屋,并在美国独立日那天住到了瓦尔登湖边,在湖边度过了两年多的“离群索居”的生活。没想到,在一个半世纪之后,我的这位也叫“亨利”的朋友,在远离人群的地方也建造了一座小木屋,并在那里已经居住了三年时间。没想到,这次到新英格兰地区能见到一个“活生生的梭罗”,一个“当代梭罗”,一个“21世纪的梭罗”。

12、   投稿邮箱:327470068@qq.com

13、人的灵魂所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用钱来买的。

14、梭罗是一位性格迥异的天才,对于一般的农民来说,他是一位技艺娴熟的勘测者,甚至比他们更了解森林、草地和树木,但他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因为他写出了本国最好的书。

15、梭罗生前,只出版了两本书。1849年自费出版了《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这书是他在瓦尔登湖边的木屋里著写的,内容是哥儿俩在两条河上旅行的一星期中,大段大段议论文史哲和宗教等等。虽精雕细刻,却晦涩难懂,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印行一千册,只售出一百多册,送掉七十五册,存下七百多册,在书店仓库里放到1853年,全部退给作者了。梭罗曾诙谐他说,我家里大约藏书九百册,自己著的书七百多册。

16、不久以前,一个闲步的印第安人到我的邻舍一位著名律师家中兜卖篮子。"你们要买篮子吗?"他说。口答是"不,我们不要"。"什么!"印第安人出门叫道,"你们想要饿死我们吗?"看到他的勤劳的白种人邻居,生活得如此富裕——因为律师只要把辩论之词编织起来,就像有魔术似的,富裕和地位都跟着来了——因而这印第安人曾自言自语:我也要做生意了;我编织篮子;这件事是我能做的。他以为编织好篮子就完成了他的一份,轮下来就应该是自种人向他购买了。他却不知道,他必须使人感到购买他的篮于是值得的,至少得使别人相信,购买这一只篮于是值得的,要不然他应该制造别一些值得叫人购买的东西。我也曾编织了一种精巧的篮子,我并没有编造得使人感到值得购买它。在我这方页,我一点不觉得我犯不着编织它们,非但没有去研究如何编织得使人们觉得更加值得购买,我倒是研究了如何可以避免这买卖的勾当。人们赞美而认为成功的生活,只不过是生活中的这么一种。为什么我们要夸耀这一种而贬低别一种生活呢?

17、人类在过着静静的绝望的生活。所谓听天由命,正是肯定的绝望。你从绝望的城市走到绝望的村庄,以水貂和麝鼠的勇敢来安慰自己。在人类的所谓游戏与消遣底下,甚至都隐藏着一种凝固的、不知又不觉的绝望。两者中都没有娱乐可言,因为工作之后才能娱乐。可是不做绝望的事,才是智慧的一种表征。

18、如果说文明真的改善了人类的状况——我想是这样的,尽管只有智者能改善他们的不利条件——这必定说明,不用提高造价,就能建造更好的住所。所谓物价,是指用以交换物品所需的那部分人生,可即刻或以后支付。

19、那个条文里面的"他",那个发问的人就是爱默生,这真是一槌定了音的。此后,梭罗一直用日记或日志的形式来记录思想。日记持续了二十五年不断。正像卢梭写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思想》一样,他写的也是一个孤独者的日记。而他之要孤独,是因为他要思想,他爱思想。

20、当我写后面那些篇页,或者后面那一大堆文字的时候,我是在孤独地生活着,在森林中,在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城,瓦尔登湖的湖岸上,在我亲手建筑的木屋里,距离任何邻居一英里,只靠着我双手劳动,养活我自己。在那里,我住了两年又两个月。目前,我又是文明生活中的过客了。

21、我们可以用一千种简单的方法来测定我们的生命;举例以明之,这是同一个太阳,它使我种的豆子成熟,同时竟然照耀了像我们的地球之类的整个太阳系。如果我记住了这一点,那就能预防若干的错误。可是我锄草时并没有这样去想。星星是何等神奇的三角形的尖顶!字宙各处,有多少远远隔开的不同的物种在同时思考着同一事实啊!正如我们的各种体制一样,大自然和人生也是变化多端的。谁能预知别人的生命有着什么远景?难道还有比一瞬之间通过彼此的眼睛来观察更伟大的奇迹吗?我们本应该在一小时之内就经历了这人世的所有时代;是的,甚至经历了所有时代中所有的世界。历史、诗歌、神话!——我不知道读别人的经验还有什么能像读这些这样地惊人而又详尽的。

22、  在拜访亨利小屋的那两个小时里,我整个人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里里外外地看,似乎是要把一切装在记忆里,带回中国来。踩着林子里落了一层又一层的松软的落叶,我远远近近地把亨利的小木屋仔细端详。小屋的四周都是丛林,不知纵深几何;从丛林里看小屋,小屋就像个很不起眼的木头盒子,在自然面前,显得那么谦卑。离小木屋大约十来米的地方,有一个更小的小木屋,占地大约1平米的地方,我笑了,明白了它的功能。小屋南面有很多柴火堆,这让我间接地明白,这里的冬天会有多寒冷。小木屋没有从外面接来的电线和水管:亨利用太阳能发电,用水箱储蓄天然之水。

23、译者曾得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先生暨夫人鼓励;译出后曾编入《美国文学丛书》,1949年出了第一版。1982年再版时,参考了**吴明实的版本。译文出版社在第二版的编审过程中,对译文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校订工作。对所有这些给过我帮助的人们,就在这里,深致感谢。译者

24、应当指出,这本书是一本健康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作了极其动人的描写。读着它,自然会体会到,一股向上的精神不断地将读者提升、提高。书已经摆在读者面前了,我不必多说什么了,因为说得再好,也比不上读者直接去读了。

25、这个实验始于1845年7月4日,终于1847年9月6日;梭罗在瓦尔登湖住了两年两个月零两天。没有顿悟,没有伟大的启示。他离开瓦尔登湖是因为爱默生家需要他,这个事实使这个故事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但历史的真相仍然是,梭罗离开瓦尔登湖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利蒂安·爱默生请求梭罗在她丈夫去国外讲学期间照顾爱默生的家庭和家务。爱默生直到十月份第一个星期才离开,但梭罗在接到邀请一个星期以后就离开了林中,直接搬到了爱默生家。他在瓦尔登湖的居住就这样突然结束,这种仓促可能导致他在1852年1月22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得说,我真说不清是什么事情促使我离开瓦尔登湖的。我离开那里,和我去那儿住一样,没有什么说得清楚的理由。说真心话,我去那儿是因为我准备好了要去;我离开那儿,也是同样的原因。”

26、收入陈义海著《从老欧洲到新英格兰》,中国书籍出版社,2019年10月版。

27、这年春天,哥儿俩曾造起了一条船。八月底,他们乘船沿着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作了一次航行。在旅途上,一切都很好,只是两人之间已有着一些微妙的裂纹,彼此都未言明,实际上他们已成了情敌。后来约翰曾向她求婚而被她拒绝了。再后来,亨利也给过她一封热情的信,而她回了他一封冷淡的信。不久后,艾伦就嫁给了一个牧师。这段插曲在亨利心头留下了创伤。但接着发生了一件绝对意想不到的事,1842年的元旦,约翰在一条皮子上磨利他的剃刀片刀刃时,不小心划破了他的左手中指——他用布条包扎了,没有想到两三天后化脓了,全身疼痛不堪。赶紧就医,已来不及,他得了牙关紧闭症,败血病中之一种。他很快进入了弥留状态。十天之后,约翰竟此溘然长逝了。

28、让我们思考一下,我前面所说的大多数人的忧虑和烦恼又是些什么,其中有多少是必须忧虑的,至少是值得小心对待的呢?虽然生活在外表的文明中,我们若能过一过原始性的、新开辟的垦区生活还是有益处的,即使仅仅为了明白生活必需品大致是些什么,及如何才能得到这些必需品,甚至翻一翻商店里的古老的流水账,看看商店里经常出售些什么,又存积哪些货物,就是看看最杂的杂货究竟是一些什么也好。时代虽在演进,对人类生存的基本原则却还没有发生多少影响:好比我们的骨骼,跟我们的祖先的骨骼,大约是区别不出来的。

29、他的第二本书就是《瓦尔登湖》了,于1854年出版。也没有受到应有的注意,甚至还受到詹姆斯·洛厄尔以及罗勃特·路易斯·斯蒂文生的讥讽和批评。但乔治·艾略特在1856年元月,却在《西敏寺周报》上给他以"深沉而敏感的抒情"和"超凡入圣"的好评。那些自以为是的,只知道要按照他们的规范,来规规矩矩地生活的人,往往受不了他们毫不理解的事物的价值,自然要把梭罗的那种有历史意义的行为,看作不切实际的幻梦虚妄了。

30、Etdoeumentadamusquasimusoriginenati。

31、年轻人,充满着最美好的希望,他们的生活在我们的海滩上开始,山间的风吹拂着他们,上帝的所有星星照耀得熠熠闪光,他们发现下面地球上的一切和这些并不协调,下面管理繁琐俗事的原则令他们感到厌恶,他们因为这种厌恶而无所作为,因而转向无足轻重的事务,或者死于厌恶,其中有些人还会自杀。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们还没有认识到,那些成千上万同样有希望却碰到了职业障碍的年轻人还没有认识到,如果独立的个人不受任何控制地完全将自己本能的作为自我的根基,整个庞大的世界就会环绕到他周围来。耐心,——耐心;唯一的慰藉是,你自己的生命有可能是无限的;你的任务是对原则的研究和交流,使这些本能流传开来,从而改变整个世界。世界上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单位;——不被人当作一个独有的特殊个体;——不能结出每一个人生来就应当结出的独特的果实吗……我们将用自己的双脚行走;我们将用自己的双手劳作;我们会说出我们自己的心声。

32、我们最真实的生活是当我们清醒地活在自己的梦中。

33、本来梭罗的家境比较困难,但还是给他上了大学,并念完了大学。然后他家里的人认为他应该出去闯天下了。可是他却宁可回家乡,在康城的一所私立中学教教书。之后不久,只大他一岁的哥哥约翰也跑来了。两人一起教书。哥哥教英语和数学,弟弟教古典名著、科学和自然史。学生们很爱戴他们俩。亨利还带学生到河上旅行,在户外上课、野餐,让学生受到以大自然为课堂,以万物为教材的生活教育。一位朋友曾称罗梭为"诗人和博物学家",并非过誉。他的生活知识是丰富,而且是渊博的。当他孤独时,整个大自然成了他的伴侣。据爱默生的弟弟的回忆,梭罗的学生告诉过他:当梭罗讲课时,学生们静静地听着,静得连教室里掉下一支针也能听得清楚。

34、链接:https://pan.baidu.com/s/1PmYyHKKDZxUPP3VQp7sAYw密码:l4uj书名:瓦尔登湖

35、《瓦登尔湖》讲述了主人公两年多的享受自然风光和亲手劳作的简朴生活,故事从春天再到冬天再到春天,俊罗了创造属于自己的王国,打照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就像俊罗在书中所说的“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吸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单,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36、许多人钓了一辈子的鱼,却不知道他们钓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鱼。

37、在爱默生的推动之下,梭罗开始给《日晷》杂志寄诗写稿了。但一位要求严格的编辑还多次退了他的稿件。梭罗也在康城学院里作了一次题为《社会》的演讲,而稍稍引起了市民的注意。到1841年,爱默生就邀请了梭罗住到他家里去。当时爱默生大事宣扬他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聚集了一班同人,就像办了个先验主义俱乐部似的。但梭罗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先验主义者。在一段日记中他写着:"人们常在我耳边叮咛,用他们的美妙理论和解决宇宙问题的各种花言巧语,可是对我并没有帮助。我还是回到那无边无际,亦无岛无屿的汪洋大海上去,一刻不停地探测着、寻找着可以下锚,紧紧地抓住不放的一处底层的好。"

38、这个中译本的第一版是1949年在上海出版的。那时正好举国上下,热气腾腾。解放全中国的伟大战争取得了辉煌胜利,因此注意这本书的人很少。

39、  小木屋虽然不大,但四周开了七八个窗户,而且,没有一个窗户上是装了窗帘的。很显然,他是要让自己的木屋成为自然的一部分:阳光穿透树叶照进丛林,也照进他的木屋;不管是下雨还是飘雪,自然都离他很近。亨利告诉我:“我是希望建一个房子,可以在那里安心读书、写作、吃饭、睡觉、弹钢琴;当然,我也不是要与外界隔绝。事实上,我所理想的房子应该是自然的延伸,应该有‘户外感’,应该是一个能让风雨交响的地方,一个能让所有的光照进来的地方。”他的这个选择与梭罗十分相似。我们对梭罗有一个误解,认为他是一个“离群索居”的人;其实,梭罗是一个相当社会化的人,就是住在瓦尔登湖边的小木屋里的那两年,他还是经常到康科德镇上去,经常与社会各界保持联系。而我的朋友亨利,虽然他住进了丛林,住进了木屋,但他并不是一个当代鲁滨逊,他在学校里担任教职。选择入住山林,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是他的自然观的外在流露。总之,亨利的小木屋成为基恩市郊外独特的一“景”。新英格兰地区的诗人都知道,亨利是一位“住在小木屋里的诗人”。

40、1846年游缅因州森林;因拒绝付人头税,入狱一夜。

41、《瓦登尔湖》这本书是从瓦登尔湖的春夏秋冬为线索去开展开来的,通过对生活的点滴来感悟出生活的真谛。生活不需要有多么多的物质纷扰去打乱内心的平静,而应该去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重归于心灵的平静。正如文中所说:“多余的财富也只能买到多余的无用之物,金钱买不来灵魂所需的必需品。”

42、不仅要观日出和黎明,如果可能,还要瞻仰大自然本身!多少个冬夏黎明,还在任何邻居为他们的事务奔波之前,我就出外干我的事了!许多市民无疑都曾见到我干完事口来,清晨赶到波士顿的农夫,或去干活的樵夫都遇到过我。真的,我虽没有具体地助日出以一臂之力,可是不要怀疑,在日出之前出现是最重要的事了。

43、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其思想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以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为题材写成的长篇散文《瓦尔登湖》,成为超验主义经典作品。梭罗才华横溢,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而《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

44、那发生于一个晚上,当他进城去到一个鞋匠家中,要补一双鞋,忽然被捕,并被监禁在康城监狱中。原因是他拒绝交付人头税。他之拒付此种税款已经有六年之久。他在狱中住了一夜,毫不在意。第二天,因有人给他付清了人头税,就被释放,出来之后,他还是去到鞋匠家里,等补好了他的鞋,然后穿上它,又和一群朋友跑到几里外的一座高山上,漫游在那儿的什么州政府也看不到的越桔丛中——这便是他的有名的入狱事件。

45、一所精美的房子又有何用,如果你没有一个可以容忍的摆放它的星球?

46、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47、 任何一种美丽的物体都需要有一种奇特的魅力去引发人们观赏。一篇好的文章、一部好书也是这样,拉近读者与作者的心理距离,并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棱罗用第一人称完全将自己与瓦尔登湖合二为将《瓦尔登湖》中的自然美透过“我”的感官、情感加以展示。

48、拜读《瓦尔登湖》,你会发现它是一本治愈系的读物。我们能够从书中感受到作者阔达的胸襟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传达出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作者展示出的是自己澄澈的内心世界。它让我们从中找到了自己内心的那一抹绿意。从而相信自己,相信生活,热爱世界!

49、学习过训鹰术的亨利,总是随身带一副很专业的望远镜观察老鹰和其他鸟类。

50、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1862年5月6日),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

51、    醉里挑灯文学网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曹艳春女士创办于2006年10月,系非盈利性纯文学公益网站,发源地中国散文之乡阜宁,被评为“盐城市十佳文明办网先进网站”,汇聚了全国各地众多的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目前注册会员已逾十万人。

52、一本真正的好书教给我的远不止只是阅读它。我必须很快将它放在一边,然后按照它来生活。我始于阅读,终于行动。

53、梭罗是一个勇于坚守自己理想,并且敢于付诸行动的人。他的光辉思想和热爱大自然的行为至今仍然为身处现代社会里的人们所钦羡和赞叹。

54、  亨利的木屋用纯木材搭建,跟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的小木屋相比,亨利的木屋面积要大得多,大约二十几平米的样子。小木屋已经经历了三年多的风雨,外表看上去很陈旧,在旺盛的自然面前,它显得很谦卑。走进小木屋,颇有宽敞感,因为亨利在设计的时候故意增加了木屋的高度,这样可以在不扩大木屋占地面积的情况下使之显得宽敞、明亮。

55、杰弗里·S.克莱默(JeffreyS.Cramer,1955-),瓦尔登森林中的梭罗研究所所长,管理着瓦尔登森林项目的档案资料和珍稀藏品、梭罗学社和爱默生学社。他编辑出版了多本关于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亨利·戴维·梭罗、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书,多次获得美国国家级图书奖。他“活在梭罗中,呼吸着梭罗”,被认为是“当代最了解这位瓦尔登湖吟游诗人的人”。

56、对于《瓦尔登湖》,不须多说什么,只是还要重复一下,这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其分析生活,批判习俗,有独到处。自然颇有一些难懂的地方,作者自己也说过,"请原谅我说话晦涩,"例如那失去的猎犬,粟色马和斑鸠的寓言,爱默生的弟弟爱德华问过他是什么意思。他反问:"你没有失去吗?"却再也没有回答了。有的评论家说,梭罗失去过一个艾伦(斑鸠),一个约翰(猎犬),可能还失去了一个拉尔夫(栗色马)。谁个又能不失却什么呢?

57、人可是在一个大错底下劳动的啊。人的健美的躯体,大半很快地被犁头耕了过去,化为泥土中的肥料。像一本经书里说的,一种似是而非的,通称"必然"的命运支配了人,他们所积累的财富,被飞蛾和锈霉再腐蚀掉,并且招来了胠箧的盗贼。这是一个愚蠢的生命,生前或者不明白,到临终,人们终会明白的,据说,杜卡利盎和彼尔在创造人类时,是拿石头扔到背后去。诗云:

58、  根据诗人罗杰的安排,活动的第三天是登莫诺山,然后去探访亨利·沃特斯的小木屋。亨利一早就到了山脚下,脖子上挎着一台高倍望远镜,这是他做科学考察的必备工具。我好奇地透过望远镜看了一眼,远处树叶的纹理都清晰可见。走不一会儿,亨利就会举起望远镜,对着远方瞭望。他总能很准确地把飞过的每种鸟儿的名字说出来。每到一个新的海拔,亨利总会给我们讲解山上植物的分布特点。所以,莫诺山之行,也可以说是一次博物之旅。

59、因为自己太爱买衣服了,太追求那种外表上的华丽,人们看到的只是个体的外表而非其内心,测量的是一个人穿戴的价格而非人格的价值。惟有用严肃的眼睛透视着穿衣人的人生才能抑制住忍俊不禁的喧嚣,才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

60、1845-1847年居住在华尔腾湖岸的小木屋里。

61、时间决定你会在生命中遇见谁,你的心决定你想要谁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而你的行为决定最后谁能留下。

62、我想,我们可以泰然相信,比我们实际上相信的,更加多的事物。我们对自己的关怀能放弃多少,便可以忠实地给别人多少的关怀。大自然既能适应我们的长处,也能适应我们的弱点。有些人无穷无尽的忧患焦虑,成了一种几乎医治不好的疾病。我们又生就的爱夸耀我们所做工作的重要性;然而却有多少工作我们没有做!要是我们病倒了,怎么办呢?我们多么谨慎!决心不依照信仰而生活,我们尽可能避免它,从早到晚警戒着,到夜晚违心地析祷着,然后把自己交托给未定的运数。我们被迫生活得这样周到和认真,崇奉自己的生活,而否定变革的可能。我们说,只能这样子生活呵;可是从圆心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来,而生活方式就有这样的多。一切变革,都是值得思考的奇迹,每一刹那发生的事都可以是奇迹。孔夫予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一个人把他想象的事实提炼为他的理论之时,我预见到,一切人最后都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筑起他们的生活来。

63、瓦尔登湖风光本书是梭罗细致观察、发现和感知的结晶。梭罗反对通过人为活动改变大自然的物性,整个《瓦尔登湖》记录着自我在微观宇宙历程中的经历。本书以春天开始,历经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又以春天结束——这正是一个生命的轮回,终点又是起点,生命开始复苏。全书思想清新、健康、引人积极向上,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作者主张人们应当过一种自然宁静的生活,而只有在人与自然接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书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之处,观点精辟,见解独特,耐人寻味。

64、稍差一些的房子是用灯芯草编成的席子做顶的,同样也温暖、牢固,但不像前一种那样好……

65、正当我们几个顺着山坡往上爬时,亨利从前方的丛林钻了出来,下来给我们带路。于是,我们跟在他身后,钻进了丛林;每走几步,他就回头看一眼我们,生怕我们走丢。的确,如果亨利不出来接我们,我们还真的会迷路呢,因为丛林里并没有清晰的人行步道。钻过了很多树林,翻过了很多乱石,亨利的小木屋终于出现在我们面前。

66、在拜访亨利小屋的那两个小时里,我整个人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里里外外地看,似乎是要把一切装在记忆里,带回中国来。踩着林子里落了一层又一层的松软的落叶,我远远近近地把亨利的小木屋仔细端详。小屋的四周都是丛林,不知纵深几何;从丛林里看小屋,小屋就像个很不起眼的木头盒子,在自然面前,显得那么谦卑。离小木屋大约十来米的地方,有一个更小的小木屋,占地大约1平米的地方,我笑了,明白了它的功能。小屋南面有很多柴火堆,这让我间接的明白,这里的冬天会有多寒冷。小木屋没有从外面接来的电线和水管:亨利用太阳能发电,用水箱储蓄天然之水。

67、    亨利·戴维·梭罗(HenryDavidThoreau,1817-1862),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其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1845年,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为题材写成的长篇散文《瓦尔登湖》。梭罗才华横溢,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而《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是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

68、梭罗1852年4月18日写道:“当鸟儿飞翔,鱼儿遨游,就像寓言中描绘的那样,而道德并不遥远;当大雁的迁徙是很重要的,其中有一种道德意义;当日常事务有一种神秘的性质,连最琐碎的事件也有了象征意义时……这样的时刻,我觉得庄重而满足……每一件偶然事件,在伟大的导师面前都是一种比喻。”大约是因为他的作品中的这种分析方法,使他在《结语》中略有微词:“但在我们这个地方,如果一个人的作品允许有一种以上的解释,那它就引起人们的诟病。”

69、7月4日,恰好那一天是独立日,美国的国庆,他住进了自己盖起来的湖边的木屋。在这木屋里,这湖滨的山林里,观察着,倾听着,感受着,沉思着,并且梦想着,他独立地生活了两年又多一点时间。他记录了他的观察体会,他分析研究了他从自然界里得来的音讯、阅历和经验。决不能把他的独居湖畔看作是什么隐士生涯。他是有目的地探索人生,批判人生,振奋人生,阐述人生的更高规律。并不是消极的,他是积极的。并不是逃避人生,他是走向人生,并且就在这中间,他也曾用他自己的独特方式,投身于当时的政治斗争。

70、  亨利虽然三十刚出头,但他的人生颇为传奇。他出生在芝加哥,成长于印第安纳和密歇根的南部。在哈佛学院时,他的专业是拉丁语和希腊语;但毕业之后,他却去了西西里,学习养蜂术(beekeeping);再后来,他又去了爱尔兰,学习训鹰术(falconry)。所以,在参加活动的诗人中,他的身份是诗人兼博物学家(naturalist)。

71、不过,我们应当记住,《瓦尔登湖》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传,而是一部文学作品,为了保持他创造的神秘生活艺术上的完整性,梭罗作了一些灵活调整。1848年3月27日写给哈里森·格雷·奥提斯·布雷克(HarrisonGrayOtisBlake)的信中,梭罗将他的实际生活和理想生活区分开来:“我的实际生活是一项事实,观察它,我没有什么特别自得的地方,但是尊重我自己的信仰和愿望。我是为我的信仰和愿望立言。”同样,他还于1856年2月10日写信给卡尔文·格林(CalvinGreene):“你放心吧,你在书中看到的是我最好的一面,我真不值得当面会见——我口吃,迟钝,笨拙。你知道,即使诗歌,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无限的炫耀和夸张。我倒不是不承认我写的文字,而是想说出我在我微弱地道出的真理面前究竟是什么样子!”